快遞老大"順豐"轉行做電商,旗下購物網站"順豐優選"可能六月上線。既要"守本行",又要"搶外行",快遞企業左沖右突為哪般?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看到、京東、當當等電商網站賺得盆滿缽滿,民營快遞行業的老大順豐也坐不住了。今天有網友爆料,順豐旗下電商網站"順豐優選"預計6月1日正式上線,專門做高端食品,服務中高端客戶。順豐的舉動在不少人看來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早在2010年7月,順豐開通購物網站"E商圈"時,就顯露出了它要布局電商領域的意圖,不過,這個項目只在香港地區維持運營,主要銷售有機蔬菜等食品。去年,順豐又通過CEO王衛的控股公司深圳泰海投資獲得牌照,成為一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物流企業。綜合種種跡象,有業內人士說"憑借在物流業積累的老底子,順豐做是遲早的事情。對順豐而言,路都修好了,為什么不能自己開開車呢?"也許是順豐不再心甘情愿"只為他人做嫁衣",也許是快遞行業的惡性低價競爭,逼迫順豐不得不尋求多元化發展。也許,順豐進軍電商領域,真的能跟"淘寶"一較高低。總之,順豐的這個轉型之舉引發了一系列的猜想。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知名IT評論人洪波,一起來評論這個話題。
眼下電子商務領域真成了賺錢的香餑餑,很多企業都想擠進這個市場。順豐是做快遞起家的,我們說它已經具備做電子商務的基礎條件,而且還有一定的優勢,它轉行做電商是不是志在必得?
洪波:我認為順豐有這樣的意圖,它可能人物既然有很好的快遞地位,自己做電商可以更好的服務客戶。但是電子商務可能并不像順豐想的那樣簡單,修路的和開車的畢竟不是一回事,這是兩個行當,而且電子商務也沒有盈利,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還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布局階段,順風的進入可能會給它的財務表現帶來不好的影響。
順豐要想達到成功目標還需要怎么做,差距在哪?
洪波:畢竟是兩個行業,而且電子商務的競爭本身確實比較激烈,過去的這一年多電子商務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的狀態,而且營銷成本非常的高,很多曾經盈利的企業也變得虧損,這也說明該行業其實是競爭非常激烈的。作為新入行者,在這個行業當中能不能站住腳是有疑問的。順豐快遞品牌在消費者中非常,但是轉型做電商能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也是有疑問的;另外,順豐可能是想規避電子商務競爭,想做這種高端品牌,而且瞄準了價格不敏感的人群。但是,綜合起來電子商務高端和低端區分不是特別明顯,因為大多數電子商務都是通用的,這種高端其實也是缺乏競爭力的。
我覺得順豐選擇也有理由,第一快遞行業本身的競爭非常激烈,過去快遞行業也都在紛紛抱怨利潤率越來越薄,同時快遞行業還要承受來自電子商務公司自建快遞的壓力,這兩方面都讓他決定往上游走,所以我覺得順豐這個選擇也是有理由,但是這條路并不容易走。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統計說目前國內電商發展速度是200%-300%,但是物流的增速只有40%,和電商相比物流業的發展空間更大,為什么現在順豐沒有守住自己的老本行精耕細作反而要擠進本來就非常飽和的電商領域呢?
洪波:一個是資本市場的考慮,資本市場對于電子商務的估值可能比較高,對于傳統的物流業估值相對較低。另外就是物流的成本非常大,要想擴張物流配送的范圍,要先期投入的成本非常大,這個也是擴張不會像電子商務那么快的原因。
是不是意味著跟我們日常生活越來越密切的快遞業對資本的吸引力正在快速改變呢?
洪波:對,電子商務的吸引力肯定是更大一些。因為電子商務相對來說是輕資產模式,而物流是重資產模式;另外,中國電子商務的增速非常快,這個也會吸引更多的投資人把錢投到電子商務領域,順豐進軍電子商務也是有這樣的考慮。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順豐轉行做電商:電商增速迅猛吸引投資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23/61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