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廣州市委禮堂召開,萬慶良等為獲獎企業和個人頒獎。
萬慶良陳建華張桂芳昨出席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會議
昨天上午,廣州市隆重召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國家、省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部署,落實市第十次黨代會“12338”決策部署,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智慧廣州建設。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萬慶良為2011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獲得者頒發獎勵證書。市領導陳建華、張桂芳、凌偉憲、陳國、張驥、余明永,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為2011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獎一、二、三等獎的獲得者頒獎。市長陳建華作重要講話,他強調,要緊扣主題,突出重點,重點抓好構筑更完善的開發型創新體系、發展更高端的創新型產業、樹立更高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引進更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廣州等工作,推動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上新臺階。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國宣讀了市政府《關于頒發2011年度廣州市科學技術獎的通報》,市委常委、副市長張驥作了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報告。市政府秘書長周亞偉主持會議。廣州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區(縣級市)負責人,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相關企業集團、廣州地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據了解,2011年,廣州市積極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和智慧廣州建設,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發展。科技引領轉型升級有新發展。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6353億元,新認定高新技術產品404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收入1750億元,同比增長31%。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基本實現網絡化,287項政府服務實現網上辦理。
2011年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12家,新增數量為歷年最多。完成“十二五”科技發展布局,設立一批科技專項計劃,積極推廣番禺節能科技園“五資融合”模式,為中小型科技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2011年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共80項,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分別由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陳昌和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黃邦海獲得,一等獎14項,二等獎32項,三等獎32項。
陳建華指出,2012年,要緊扣主題,重點抓好以下5項工作,推動全市科技和信息化工作上新臺階:
一是要構筑更完善的開放型創新體系。完善創新政策體系,年內爭取頒布實施《廣州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廣州市科技創新工程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完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平臺體系,抓緊超級計算中心建設,確保今年340萬億次先導系統正式運行。高標準建設國際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國際創新城,發揮好國家級開發區的創新引擎作用。將番禺節能科技園打造成為國家一流科技園區和孵化器。健全科技投融資體系,加大市、區兩級財政的科研經費投入,建立科技創新風險保險機制,運用好創投引導基金、科技擔保等平臺,帶動更多社會資金。
二是要發展更高端的創新型產業。重點發展電子信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數字家庭、數控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高端化、集群化和低碳化。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新材料產業與高端制造、時尚創意、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6類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超級計算中心建設,引進一批云計算基礎設施和重點產業項目。利用信息化和先進適用技術,推動中醫藥、鋼琴、音響、皮革皮具、紡織、珠寶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要樹立更高的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認真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實施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程和創新型骨干企業扶持工程,每年重點培育1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新認定100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支持企業承擔重大科技項目,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設立研發中心,共同攻克關鍵技術。加大專利申請資助和專利產業化引導投入,完善“保護知識產權市長獎”,嚴厲打擊侵權違法行為。
四是要培育引進更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大力拓展留交會功能,著力打造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交流第一品牌。進一步做好僑務招才引智工作。通過和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合作以及兼職、技術入股、互訪、培訓等形式,引進、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充分利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博士后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搭建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舞臺。最大限度改善創新人才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解決其后顧之憂。
五是要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廣州。強化統籌規劃,高標準制定建設智慧廣州實施意見,盡快實施《廣州智能化城市管理與運行頂層設計》,加快制定電子政務資源共享管理辦法。完善基礎設施,加快無線城市建設,推動LTE4G移動通信網率先商用,實現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5%以上。培育智慧型產業,重點推動高端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開展物聯網、云計算等關鍵技術攻關。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智慧汽車、智能裝備等智慧型產業。發展智慧應用,完善智慧城市“五個一”工程建設,實施“天網工程”,推動公共安全、水網、電網、地下管線管網、工程招投標等城市管理智能化應用。
陳建華要求,全市各級政府、各部門要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進一步提升科技和信息化水平。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各部門要鞏固和完善省市區聯動和會商機制,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要加強統籌規劃,明確目標任務,大力做好基礎性、前瞻性和根本性的工作。要加強管理考核,建設全市統一的網上申報和評審平臺,加強對經費的中期檢查、驗收管理和績效評估。
新聞鏈接:
2011年廣州市科學技術獎共80項,其中突出貢獻獎2人,分別由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陳昌和廣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黃邦海獲得,一等獎14項,二等獎32項,三等獎32項。本次獲獎項目有3個突出特點:一是充分體現了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78個獲獎項目中由企業獨立承擔或參與完成的59 項,占獲獎總數的75.64%;企業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有50項,占獲獎總數的64.10%。二是科技創新效益突出。獲獎項目涵蓋了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新增產值55億元、新增利稅11億元,節約開支超過13億元。三是凸顯出科技創新惠及民生。此次獲獎項目中,33項科研成果涉及農業科技、重大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環境保護、防災減災等領域,占獲獎項目總數41%,為幸福廣州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推薦閱讀
最近,英國劍橋大學工程師開發出一種新方法,能用激光清除紙上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推進科技創新 建設智慧廣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24/62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