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阻擋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有望打開的期盼日漸熱烈,但由政府拿市場準入所換取的民間資本,在對價上是否合理,是否能引起民資興趣,需要進一步觀察。
近日,有國外媒體報道稱,中投公司正與阿里巴巴洽談合作,計劃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阿里巴巴部分股權。
此前阿里巴巴與雅虎達成回購協議,以約71億美元的代價回購雅虎所持有阿里巴巴一半股份。研究人士認為,回購股份加上私有化共需花費90多億美元,但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阿里巴巴集團有40.85億美元流動資金。這意味著,阿里巴巴還有近5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盡管中投入股阿里巴巴的消息并沒有得到證實,但考慮到阿里巴巴正面臨資金籌集難題,中投公司的介入無疑是雪中送炭。
分析人士認為,獲得中投的垂青對阿里巴巴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可以為阿里巴巴整體上市做話題營銷,為阿里股票未來的升值空間做局;另一方面,()也能夠借中投的力量完成對董事會的完全控制。但對于中投來說,大手筆投資一家已度過高速增長期、且估值偏高的公司,無疑是一筆有些冒險的投資。
事實上,更長遠來看,吸引國有資本入駐,也有助于為阿里系未來在中國的發展鋪路。2010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復星集團、銀泰集團、萬向集團,共同成立針對網商的小額貸款公司;隨后,阿里巴巴獲得alibank.cn,有分析人士指出,可能預示著“阿里銀行”已有實質性進展。2011年6月,重慶阿里巴巴小貸公司成立。
盡管隨著近年來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要求將小額貸款公司轉變為村鎮銀行的呼聲,銀監會為此出臺了專門的辦法,但目前尚未有成功改制的案例。而銀監會日前印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終于讓民資辦銀行迎來了實質性破冰。從這個角度而言,讓中投入股,馬云便可“背靠大樹好乘涼”。
從近期公開鼓勵民資進入的六大部委來看,除去鐵道部和交通部兩大基建領域,衛生部的醫改、國資委的國企改革、證監會和銀監會的金融改革,都是在利用民間資本進行新的制度建設:借助民資填補空當,一來可以應付各方面對于“國進民退”的指責,二來可以分擔改革風險、降低改革成本。
盡管近期市場關于阻擋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和“彈簧門”有望打開的期盼日漸熱烈,但由政府拿市場準入所換取的民間資本,在對價上是否合理,是否能引起民資興趣,又是否能夠產生實質性效果,都是需要進一步觀察的。起碼從中投入股阿里巴巴的傳聞上來看,民間資本對自身發展前景的信心似乎并不是很足,仍然希望能找準時機抱緊國資的大腿。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有化”能為阿里巴巴帶來什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30/64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