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虛擬貨幣就是“財產”
□加快立法保護,對網絡犯罪“零容忍”
這是一條全國最大的“Q幣犯罪產業鏈”——一伙由青年人組成的犯罪團伙涉嫌對上千萬臺電腦用戶植入木馬,占中國互聯網盜竊Q幣犯罪產業鏈總規模近80%,且形成了制作木馬、研發輔助軟件、掛馬、盜號、販賣Q幣等流水線作業。近日,重慶挖出的網絡犯罪大案,再次敲響信息安全警鐘。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獨特的屬性和特征。與傳統財產相比,虛擬財產除具有一般財產的基本屬性外,還具有獨特的虛擬性、期限性,這使得虛擬財產在保護上面臨諸多法律問題。在網絡游戲產業發達的韓國,在立法和司法上均明確承認虛擬財產的價值,規定網絡游戲中的虛擬財產具有財產價值,運營商只是為這些私有財產提供存放場所,無權對其肆意處置。
網絡虛擬財產的獲得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玩家的個人勞動,在游戲過程中通過攻關升級獲得。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還有上網和購買游戲時間的費用;二是玩家直接向游戲運營商購買,或從虛擬交易市場獲得,這種買賣直接以貨幣作為交易。雖然商品是虛擬的,但它與現實貨幣等價。
事實上,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地位已被確認。國家稅務總局對北京市地稅局《關于個人通過網絡銷售虛擬貨幣取得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問題的請示》曾作出批復:個人通過網絡收購玩家的虛擬貨幣加價后向他人出售取得的收入,屬于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批復還稱,個人銷售虛擬貨幣的財產原值為其收購網絡虛擬貨幣所支付的價款和相關稅費,個人不能提供有關財產原值憑證的,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其財產原值。
從此批復中可以看出,網絡虛擬貨幣就是“財產”,轉讓時應按照“財產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而且,從“虛擬財產”的取得方式上看,網絡“虛擬財產”都是由實際財產演變過來的,用戶有實際花費。所以,網絡虛擬財產應該得到保護。
據統計,61%的游戲玩家有過“虛擬財產”被盜的經歷。騰訊公司統計,該公司高峰時期每天大概有10萬人次反映QQ密碼被盜,還沒包括那些實際被盜而沒有投訴的網民。
任何權利的實現都離不開法律的保障與救濟,網絡虛擬財產權作為新生的權利同樣需要法律的保護。建議加快網絡虛擬財產的立法保護,立法承認網絡虛擬財產勢在必行。同時要對網絡犯罪“零容忍”,網絡犯罪就是通過各種欺詐、盜竊或黑客攻擊的方法,實現侵占用戶私密信息和網絡虛擬財產的目的。打擊網絡犯罪,要像打擊現實生活中的犯罪一樣不手軟。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5月30日午間消息,據《日經產業新聞》報道,奧林巴斯計劃裁員2500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7%。 該公司希望借此加強財務狀況。在財務造假丑聞曝光后,奧林巴斯的市值已經縮水一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虛擬財產應受保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31/6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