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玩手機邊吃飯相當于白洗手,濕紙巾擦手機可滅菌,擦手毛巾需定期消毒
你有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的習慣嗎?你有經常把iPhone、iPad交給孩子玩嗎?相信,看了本期民生實驗室,你可能會改變這個習慣。
夏天到了,兒童腹瀉總會在不經意間發生。那么,這些導致孩子拉肚子的細菌從何而來?其實,平時用肉眼看上去挺干凈的毛巾、手機或雙手,都可能遍布各種細菌,成為致病的“殺手”。5月30日,在沈陽市衛生監督所快檢實驗室,在專業人員的輔助下,記者動手做起了細菌檢測實驗。
實驗準備
實驗場所:市衛生監督所快檢實驗室
專家支持:市衛生監督所傳染病衛生監督科科員陳大偉
實驗對象:手機、毛巾、手、馬桶
采樣時間:5月30日
檢測項目:物體表面菌落總數(cfu)
實驗用具:熒光法細菌總數快檢系統(ATP)、試管10只(內裝經過一個半小時高溫高壓滅菌的生理鹽水)、消毒棉簽10根、酒精燈一個。
驚人:
手機細菌量是馬桶蓋7倍多
實驗過程:用棉簽蘸一下經高溫高壓滅菌的生理鹽水,在手機25cm2的面積上均勻涂抹,將試管口用酒精燈消毒,然后把經涂抹的棉簽放入試管內,密封保存。
采用上述同樣的步驟,在一條大約一周左右沒清洗過的毛巾、記者未洗過的手上,分別取好樣。
隨后,實驗人員在和平大街附近隨機找了一家經濟型酒店,在一樓洗手間的抽水馬桶圈上,采用同樣的方式取了樣。
實驗結果:因為是“快檢”,僅需10秒鐘,熒光法細菌數快檢系統就顯示出檢測數值。
手機、手、毛巾、馬桶蓋的檢測數值依次為:14600、5060、4104、2003(cfu/cm2)。
結果解讀:快檢系統菌落總數參考值為
推薦閱讀
20世紀90年代,“數字鴻溝”指的是技術領域的“窮人和富人”。這一差距激勵很多社會力量將最新的計算工具普及到全美國人的手中,特別是那些低收入家庭。然而《紐約時報》今日撰文指出,在電腦等最新科技設備普及后,>>>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01/6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