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互聯網世界,有一件事變得越來越清晰,那就是圖片成為網絡的熱門新星。因為我們都喜歡拍照,喜歡分享照片,photos逐步成為人們數字情感的基本單位。而Facebook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這一特性,將圖片分享與社交網絡結合在一起,但是可能并沒有那么專業。
當Instagram擊中Facebook的手機圖片分享應用軟肋,Facebook不惜花費10億美元將其收歸己有正是因為這一決策為之后的道路鋪就了基礎,Instagram為Facebook贏得了很多場移動圖片分享戰爭的勝利。
就在上周老牌照片分享社區Picplz傳來關門大吉的消息,這是在移動應用程序中達爾文淘汰法則的重大警告。在時間的長河中,picplz不會是唯一被現實淘汰的手機照片應用,而他們失敗的最終原因不是別的,根源就在于Facebook。
Facebook之所以做得如此成功,主要有兩大因素:第一,它是第一個跨平臺和真正的全球性的身份提供者;其次,它的相冊更新了全球范圍內的最新圖片,這就是為什么圖片分享已經成為Facebook的主力生命線。
很多用戶如此支持Facebook,與其多姿多彩的圖片分享有密不可分的關聯。Facebook也在一直不斷地對各種服務進行改善更新,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貼心的服務—讀,聽,看等各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到了最后這個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社交巨頭,還是因圖片分享而創造了奇跡。
Facebook移動應用的最大缺點之一,就是我們并不能只單單使用圖片分享應用,其中還有一些讓人疲憊不看的小應用。前不久我們剛剛得知,Facebook已經研制出自己的移動照片分享應用—Camera。
很多人都感到很困惑,Facebook為什么花費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之后,又推出自己的Camera應用呢?它可以算是扎克伯格及公司的一個專橫舉動。
Facebook的Camera應用程序對于圖片分享、查看、交互等來說,是一個很實用的私人社交圖。你當然可以在公開場合分享他們,但這個應用程序的設計初衷是用戶個人的私人社交圖。在這個領域擁有將近9億多的用戶群,Facebook又稱為這里的巨頭。
公司購買Instagram的意圖很明確,Facebook希望其成為公開分享領域的領軍力量。Instagram的“follow”模式與Twitter很相像,如果你的賬戶是公開的,所有人都可以追隨你,但是你不需要回訪他們。這種異步模型使得Instagram的用戶數量已迅速增長到5000萬。談起圖片分享應用,Facebook已經擁有了公、私兩大主力軍,幾乎可以主導移動圖片分享的市場。
為了更好地展示Facebook圖片應用的影響力,下面我們列舉一些統計數據:
2011年8月,每天的圖片上傳數量都會有超過2.5億;
截止到2012年3月31日,三個月內平均每天會有3億多張照片被上傳到Facebook。
從Facebook可以看出,相比于傳統的簡單文本檔案,人們更喜歡參與到圖片分享中進行互動。有了Instagram之后,Facebook也吸引了很多Twitter用戶,這對Twitter總部來說是一大挑戰。
Twitter并沒有建立一套自己的照片分享應用系統,而是選擇使用第三方照片共享程序。這對Twitter來說是一大遺憾,照片應用在市場中的份額是不容忽視的。就像之前說的一樣,我們都喜歡拍照、分享,享受視覺沖擊,而不再迷戀于在Twitter寫tweets(推文)。
如果你看到Facebook和Instagram聯盟的利益,以及Pinterest的成功,你就會知道圖片分享在網絡中扮演的命脈角色。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拍照,都希望與他們的朋友分享快樂,照片可以喚起用戶的情感,毫不夸張地說圖片應用就是為社交網絡而生的。
就拿Facebook來說,其把照片分享就當做重中之重,態度很是嚴謹,公司一直都在努力完善自己,“費盡心機”留住用戶。可見圖片分享應用是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你端正態度將其發揚光大,它帶來的利益將會是史料不及的。
Via GiGaom;
本文由最科技鄔云連編譯,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zuitech.com/7701.html
推薦閱讀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今天在這里和大家聊下IDC的好壞,能買到一款稱心如意的主機空間實在是做站長的一個大幸福。筆者作為在互聯網打拼的幾年中也總結了一些結論:虛擬主機遠遠不能滿足網站的需要了,做網站首選>>>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10/6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