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起,我國將開征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根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履行基金繳納義務,而一些取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的企業,可以申請一定的基金補貼。
企業將生產更多節能產品
記者在《管理辦法》中看到,征收標準中電視機最高,為13元/臺,洗衣機和空調最低,為7元/臺,冰箱為12元/臺,微型計算機為10元/臺。
“這幾年,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都在上漲,而且還有不少經銷商不斷地要求降低進貨成本,這對我們來說都是成本方面的壓力。”某空調企業生產廠商向記者表示,雖說每臺空調只有征收7元,但以我們每年2500萬臺的出貨量,光繳納基金的錢就要將近2個億。
最近出臺的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是否會緩解一下這方面的壓力呢?“可能會稍微緩解一下,但估計效果不會很大,雖然節能補貼的額度根據產品的不同,補貼額度在每臺100元~600元,看似補貼額度比較高,但節能補貼只針對能耗低的產品,并不是針對所有的產品。”該廠商告訴記者。
多出的成本是否會轉嫁到消費者頭上?該廠商表示,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漲價。“目前正在考慮生產時多用環保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聽說以后可以減免基金,節能產品也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目前還停留在宏觀政策層面,具體執行辦法還未出臺,因此廢舊家電回收基金征收辦法出臺后的具體執行情況和對生產企業的影響到底如何,仍有待觀察,由于征收基金而家電漲價的可能性不大。未來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適時調整基金征收標準。
補貼政策成“香餑餑”
征收基金之后,有一部分基金將用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補貼。基金補貼標準為:電視機85元/臺、電冰箱80元/臺、洗衣機35元/臺、空調35元/臺、微型計算機85元/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回收企業對該補貼政策很期待,蘇州萬峰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的王姓工作人員這樣計算:以一臺冰箱為例,回收價大約200元,拆解過程中人工費和加工費在50元左右,再加上提煉金屬等費用,最后只賺到20元左右。有的產品收購價低,但其中的過程不會減少,還有可能虧本。“現在因為有很多回收游擊隊的競爭,對一些正規軍來說做回收生意賺不了什么錢,所以做的人越來越少,現在有補貼,或許能讓不少回收企業看到希望。”王先生說。
而不少生產企業也對補貼政策趨之若鶩,有企業表示,要建立自己的回收渠道,申請補貼,以彌補繳納基金的成本。劉步塵告訴記者,國外大部分實行誰生產誰回收的機制,政府也會給予補貼。但是中國生產和回收分開,現在要補貼回收企業,卻要生產企業掏錢,有不合理之處。
雖然補貼政策旨在建立廢棄電子電器產品的良性循環,但拿到補貼的企業真的能憑良心做事嗎?“拿到補貼后,可能有的企業為了多賺點錢,還是讓二手產品再次流入市場,并沒有經過各種處理。此次《管理辦法》中對一旦發生類似情況,并沒有相關的處理措施,可能會導致出現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劉步塵認為。
推薦閱讀
圖為股神巴菲特為中國觀眾錄制的吉他自彈自唱節目。 美國中部時間8日晚上9時30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網上競拍以345.6789萬美元的歷史最高價成交。 一年一度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競拍活動為舊金山的格萊德教堂募集善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12/6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