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韓國人、一個臺灣人與一個昆山人,在陽澄湖旁邊聊天,較勁誰最有經濟實力。韓國人先把三星手機丟到湖里說:“韓國什么不多,就是手機多!”臺灣人則把筆記本跟著丟進水中說:“臺灣什么不多,就是PC多!”最后到了昆山人,他看了看左右,把臺灣人丟進江里面大聲說:“昆山什么不多,就是臺商多!”
這個老笑話,呈現了過去十多年來,制造業臺商如潮水般涌進長三角的現實,但最近一年多來,昆山的大小臺商,卻個個愁眉苦臉,香煙不離手。
昆山戶籍人口68萬,移居的臺商、臺干、眷屬則有10萬多人,走在鬧區路上,總是會聽到閩南語傳入耳里。他們多半都是筆記本生產體系的一員,包括模具、注塑、零部件生產、整機組裝等,全世界有九成以上的筆記本,不論是惠普、戴爾、聯想、TOSHIBA,都是由廣達、仁寶、鴻海、緯創、英業達等臺商代工出貨的。從2005年開始,昆山取代了臺灣,把這些大小公司都磁吸過來,成為全球筆記本出貨重鎮,但從去年開始,這條完整的食物鏈,開始分崩離析。
不堪承受之重
關鍵在于利潤空間擠壓,大家都不賺錢了。如今在長三角,不論臺企與陸企,都面臨找不到工人、原物料成本飆漲、稅賦減免終止、人民幣飛奔造成匯損、供電不足導致出貨不穩,還有票期過長與銀行緊縮銀根,現金流左支右絀。
模具是工業之母,一葉知秋,可以看出整條供應鏈的窘境。如今多數模具廠都面臨資金上的困難,這直接導致倒閉的可能性。舉例來說,MacBook的模具廠,從產品開發到收到錢,竟長達一年時間。因為需要經過蘋果半年的驗證期,鴻海給供貨商的票期又長達半年,但原物料都要現金結賬、員工的薪資每月要發、收據一開就要繳稅,手頭上錢都先付出去了,但貨款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收到。長三角有上萬家模具廠,營業額都不大,大廠的采購人員,對于供貨商每天的產出,全都算得很精準,甚至每一分利潤,大廠都了如指掌。小廠為了要賺錢,很多都只能“減料”,像是在高價塑料中,摻入10%低價塑料,但這是在玩火。
以原料漲價來說,短短半年時間內,ABS、PS、PP等塑化原料,全都上漲了一至兩成,但客戶給的價格卻始終沒有跟著調漲,模具廠全都要自己默默吃下來。至于電鍍行業,在金價飆漲的前提下,就算是體質好的工廠,去年毛利率同比也掉了四成。銅價在不到一年內,從每噸三萬人民幣漲到八萬人民幣。常發生的情況是,接訂單時原物料價格還在低檔,但一接單之后就大漲,導致接單越多、賠得越多。
“都在泥沼中,有人開始在關門了。”昆山迦普科技廠長程昶原對《環球企業家》預測說,受到平板擠壓,筆記本訂單如今明顯拉不上來,以仁寶來說,去年原本樂觀預估的5500萬臺筆記本出貨量,慘跌至4200萬臺,中小供貨商當然更慘,肯定會有中小企業倒閉潮。
尤其是稅賦優惠過期,對臺商來說,“兩免三減半”等稅賦優惠,也都“過期”了,增值稅要付將近19%,事業所得稅則達25%,小企業利潤全都被吃光了。另外,對于出口導向企業來說,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年多來累計升幅超過6%,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在江蘇與浙江等發達省份,去年至今一直發生限電問題,很多企業都只能“停三開二”、“停二開三”。由于限電頻繁,造成很多企業都不敢接訂單,深怕交不出貨,違約賠償。無錫一家太陽能電池公司老板就說,一個25萬美元的訂單,如果不能準時交貨,違約就要罰5萬美元,賺的錢都賠光了。
至于勞工問題也難解,江蘇與浙江,目前八成企業有兩成以上的用工缺口。和碩去年一度缺工多達1.5萬人,至于在溫州的職業介紹所,2001年有51萬人登記求職,2010年只剩12萬,估計去年則掉到10萬以下。江浙制造業,預估今年勞工薪資將上漲20%,熟練工人每月多半在3000元至4000元人民幣之間,已經逼近北京與上海年輕白領的行情了。相較于2010年,今年沒有傳出大量缺工潮的一大主因就是倒閉工廠釋出的勞動力,另一個主因則是訂單總量下滑,生產線也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以前還有小公司出來擺攤子招工,現在也沒有了。勞工問題確實嚴重,根據臺北經營管理研究院的調查,兩成以上臺商曾經遭遇罷工,55%有過勞資糾紛。昆山年初有臺資機殼廠一萬多名作業員集體罷工,花了很長時間才搞定。至于在東莞長安,也有工人跑到當地市政府前,舉白布條抗議,工人甚至跑到高速公路上,把整條路都堵住。
前任昆山臺商協會會長蘇來得,在2010年底就成了“逃跑會長”。他的工廠,主要生產筆電用的印刷電路板,客戶包括鴻海、仁寶、緯創。一夜之間,全家人間蒸發,留下300多位錯愕的員工。
生產成本低、固定成本低,是長三角制造業的一貫優勢,但這些優勢如今真的都不見了嗎?
四川是出路?
華東筆記本電腦供應鏈正在大崩壞,四川真的是最好的救贖?
好比是紡織、制鞋等傳統產業,現在的大小電子廠,也都是游牧民族,根本就是吉普賽人。但面對一張新牌桌,很多中小企業卻沒有賭本。估計整條華東供應鏈上,現階段只有兩成會跟著遷徙到四川,因為就算要西進設廠,但當地優惠政策都是以大廠為主,小廠分不到好處。“只挖大的去,他們認為中小企業去是應該的。”長三角一位臺商會長對《環球企業家》說。
“誰愿意掏老本再去投資?”認真算過賬的蘇州國聯五金總經理傅又榮估計,除了500萬人民幣投資額,還要準備1.5億元的周轉金轉移陣地,五年內肯定沒辦法收回。“去四川,談降低成本是不可能的。”程昶原強調,畢竟原物料、匯率,都是全國一致。
在臺商口中,積極的四川年輕人早就離家,還沒出過門的,工作意愿也不太高,訓練起來比較麻煩。他們往往是早上十一點就要吃午飯,晚上又不愿意加班。以模具廠來說,在臺灣兩個員工可以操作的一套設備,在長三角起碼要三個人,到了四川可能要四、五個人。很多臺商老板算了算,直說還不如回臺灣設廠算了。
事實上,不少到長三角、珠三角的臺商,都是被臺灣淘汰的。他們習慣的加工代工模式,跟不上臺灣產業升級的腳步,現在相同的一幕,只是換了一個舞臺到四川上演罷了—難道之后,他們要去非洲開廠嗎?
推薦閱讀
白色耳機線易暴露 方正機形易夾出 市場好易銷贓 在地鐵里被盜的物品,80%是蘋果手機。近日,市公安局便衣偵查總隊打掉一專門盜竊蘋果手機的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3名。 “耳機的音樂突然停了,低頭一看,只剩下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臺商逃離昆山:成本飆漲稅賦優惠終止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12/6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