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顯示銀行熱線,誰會不認真接聽,又怎會在第一時間想到是騙子?今年以來,上海警方接報4000余起電訊詐騙案件,同比去年大幅上升。偵查員在辦案時發現,所有案值超過100萬元的案件,都與“任意顯號”的偽冒技術有關。
日前召開的“防范和打擊電訊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通氣會透露:今年前5個月,上海警方破獲621起電訊詐騙案件,同比增加66%,抓獲274名犯罪嫌疑人,追繳、凍結800余萬元贓款。不過,要杜絕“任意顯號”這樣的騙局,還需要通信業、銀行業等相關行業的共同努力。
“警方電話”輕松騙走420萬
今年5月,市民陳女士接到一個電話。一名“醫保局”職員稱:“你的醫保卡賬戶在北京惡意套現,北京警方已經立案偵查了。”隨后,“醫保局”職員把電話轉到了“北京市公安局經濟偵查總隊”。一名“警官”說:“你的賬戶惡意套現金額達到1.5萬元,涉嫌一件販毒集團洗錢的案子。有一個辦法可以自證清白,就是把錢存進安全賬戶。等案子查完了,再把錢還給你。”
為了辨明真偽,陳女士查證了手機的來電記錄。沒錯,這正是北京經偵總隊的電話號碼。接下來的11天內,她前往6家銀行,以柜面轉賬和ATM機轉賬的方式,向7個銀行賬戶累計匯款420余萬元。
其實,這是從事電訊詐騙的行家利用“任意顯號”軟件,偽冒北京警方的電話號碼,制造了這個騙局。陳女士匯出的巨款全部進入了騙子的賬戶。
“任意顯號”被廣泛應用
“任意顯號”,又稱“透傳”、“虛擬號碼”,是一種早有的通信技術。騙子借助“任意顯號”軟件,能將110、120等任何一個號碼作為自己的電話號碼,顯示在被害人的電話屏幕上。目前,任意顯號被電訊騙子“廣泛應用”,在重大詐騙案件中起到關鍵作用。
警方建議,如果“行政部門”、“司法部門”打電話來討錢,最好的應對辦法是掛機回撥。這是因為,任意顯號技術只在“信號接通—通話結束”的一段時間里“奏效”。如果回撥電話,就能聯系到號碼指向的真實單位。接通之后,注意詢問是否真的要“討錢”,這樣就能驗證了。
“助惡”工具能否關停
“任意顯號”等通信技術已成為了“助惡”的工具。上海警方建議,有關部門加強通信行業監管,關停網絡電話“群呼”、“任意顯號”等極易被違法犯罪分子利用的通信功能,從源頭上遏制詐騙。不過,“助惡”工具是否能被、應被根除,存在一定爭議。
一名通信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騙子利用軟件撥打行騙電話,繞開了運營商及通信管理部門。因此,在通話過程中,通信管理部門難以對其攔截和干預。市刑偵總隊二支隊政委惠士俊則認為,騙子不僅需要安裝軟件,還要向運營商申請開通相關業務,才能利用“任意顯號”等技術。在申請階段,如果運營商能夠對申請者的身份和目的進行評估、篩選,就能扼住詐騙的源頭。
不過,惠士俊也坦言:“說到底,得要進一步完善手機實名制,才能為通信管理部門評估操作、排除‘助惡’漏洞提供依據。”
推薦閱讀
6月15日下午消息,漢王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使用超募資金1.7億元,用于償還銀行借款及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其中1.2億元被用在提前歸還銀行借款,5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 漢王科技解釋,提前歸還銀行賬款可以為公司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話回撥可破“任意顯號”騙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15/6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