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8日下午消息,數據管理公司Krux Digital的最新研究顯示,自2010年以來,50家全美訪問量最大的網站的用戶追蹤行為大幅上升,這部分源于網絡廣告拍賣模式的興起。
盡管外界對隱私問題越來越重視,但互聯網行業的數據搜集行為還是有增無減。網絡廣告實時拍賣模式的流行便是原因之一,這類模式搜集的數據占到網絡數據 搜集量的40%。在這種模式中,一旦用戶訪問一個網頁,當次的訪問便會被出價最高者拍得,然后根據頁面類型和之前的瀏覽記錄發布廣告。這一流程完全由電腦 算法自動完成。
根據Krux Digital去年12月的調查,用戶平均每訪問一個頁面,就會觸發56次數據搜集行為,2010年11月僅為10次。這一快速增長源于網絡廣告對用戶瀏覽數據的依賴,該行業的規模已經達到310億美元。
Krux Digital專門幫助網站保護用戶數據,該公司根據comScore的統計選取了50家全美訪問量最大的網站,并從每家網站中抽取了6至10個頁面。但Krux Digital并未包含需要用戶登錄的網站,而且沒有透露本次調查的網站名稱。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估計,實時拍賣在網絡顯示廣告市場的占比將從去年的13%增加到今年的18%。該公司分析師邁克爾·格林尼(Michael Greene)說:“這類模式已經從2009年的幾乎為零增長到現在的接近五分之一。以往都是一次購買1000次展示,現在則會逐一展開評估,單獨購買每次展示。”
為了實現這種拍賣模式,各大廣告公司都在盡可能多的網站上部署追蹤技術,以便獲得更多的拍賣數據。
Krux Digital的數據顯示,從事用戶數據搜集工作的企業達到300家,2010年僅為167家。該公司發現,在超過一半的情況下,數據搜集企業還會相互關聯。例如,當用戶訪問一個網站時,已經內置在該網站的數據搜集技術還會調用另外一種尚未內置在該網站中的技術,因此,網站所有者通常也無法判斷用戶有多少數據被這類企業獲取。
“這或許是首個買家信息多于賣家的媒介。”Krux Digital總裁戈登·麥克勞德(Gordon McLeod)說。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8日下午消息,谷歌周日表示,他們去年下半年接到了全球政府愈1000次請求,要求刪除YouTube視頻和搜索列表等信息,半數以上情況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 谷歌計劃在周一在其全球透明度報告(Global Transpare>>>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用戶追蹤有增無減:新型廣告推波助瀾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18/6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