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全國寬帶提速工程已逐步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作為先行省份之一的江蘇省,寬帶用戶數達到1221.2萬戶、網民數達到3685萬,均位列全國第二。這一成績的背后,是從2011年開始,江蘇先行先試,率先實現了“寬帶戰略”的成功落地,并探索出了一條“條結合、政企聯動、共促發展”的寬帶江蘇之路。
作為全國寬帶市場的佼佼者,江蘇省在通信網絡能力提升方面投入巨大,數據顯示,2011年江蘇通信業完成建設總投資達320.5億元,具體用于通信網絡能力提升的工程建設投資達194億元,占2011年總投資的60%,其中“寬帶江蘇”和“無線江蘇”工程建設投資分別為60億元、106億元。
此外,作為寬帶建設的主體,三大電信運營商也投入巨大。據悉,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在“十二五”期間將在江蘇省投入資金共1350億元。
巨大的投入帶來的回報十分可觀,截至2009年,江蘇所有20戶以上自然村均已實現“村村通寬帶”。得益于提前部署,江蘇的農村互聯網事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比如人口僅1000多戶的沙集鎮,竟發展了700多戶農民網商、1200多家網店,直接創造4000個就業崗位,帶動13家物流快遞、電腦銷售維修、包裝、運輸、供電、金融保險、信貸、通信等上下游產業鏈。江蘇為全國寬帶工程開創了極具復制意義的“江蘇模式”。
但“尖子生”也有煩惱。目前,寬帶部署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仍然面臨行業內外競合諸多問題,江蘇也不例外,在記者的實地探訪中,江蘇寬帶市場正在面臨的例如網絡部署難、收入下滑、機制缺陷等問題,亟待更加完善的市場規范和政策引導。
實裝率不高
目前,江蘇省三大運營商擔任著寬帶建設的主力軍,尤其是江蘇電信,其寬帶用戶已經達到1004萬,并且以每年160萬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據統計,目前江蘇電信寬帶用戶平均速率已達到4.3M,超過了2011年底Akamai統計的中國寬帶用戶1.9M的平均值,但與“寬帶普及提速”的目標尚存差距。
目前,江蘇省FTTH已經覆蓋1萬多個小區,覆蓋用戶超過800萬。作為接入的終極手段,FTTH可以為每個用戶提供20M~50M的速率,然而,實際使用FTTH的用戶不足80萬,實裝率不到10%。顯然,FTTH尚未全面發揮作用。對此,江蘇電信網絡建設部褚烽告訴《通信產業報》(網):“FTTH網絡利用率還不高,制約了用戶平均帶寬的迅速提高。”
褚烽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導致了實裝率不高。首先,老住宅小區、商務樓宇規劃建設時,未預留安裝通信設備的機房或空間,造成改造施工時光纜交接箱等設備選址困難;其次,居民對光網絡的認可較低,大部分因影響美觀、破壞裝修而拒絕FTTH改造;此外,物業公司漫天要價,對正常的網絡改造升級也要求支付“二次進場費”甚至拒絕改造。目前僅南京市就有接近200個小區物業仍未許可運營商進行光纖改造。
這些問題在全國都十分普遍,但并非無法解決,比如上海電信就已經突破部分難題,并實現FTTH實裝率超過30%。褚烽介紹,上海電信的成績主要源于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宣傳支持使得居民對FTTH的認可度非常高、政策支持也解決了“二次進場費”的麻煩。
普及提速工程并非運營商一家之責,江蘇寬帶提速工程仍需政府更多支持。
提速成本負擔重
普及提速工程背后其實還有用戶“提速降價”的訴求,而運營商也只能做到“提速不提價”。比如,2M免費提至4M,4M提至8M~10M。但對運營商來說,提速成本不菲。
首先,在接入層網絡,FTTH建設成本為每覆蓋1戶需要300~350元,覆蓋全江蘇省需要投資60~80億;其次,骨干層網絡每年需投資約10億元以應對網絡提速所帶來的流量激增;最后,放裝成本為每戶600元,如果按每年發展150~200萬FTTH用戶計算,需要約10億元。
以江蘇電信為例,2011年寬帶投資額為46.1億元,同比增長11.5億元。但為了滿足用戶需求,江蘇電信為2/3的用戶實施了“提速不提價”。目前,江蘇電信每M帶寬的價格已由2009年的35.5元/月下降至如今的17.9元/月,降幅為50%。該資費雖然略高于日本、韓國,但要低于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
也正是“提速不提價”的作用,2011年江蘇電信用戶數增長了158萬,增幅達到21%。然而,其寬帶收入為79.2億元,同比增長5.9億元,增幅僅為9.5%。與不斷增加的投資和服務成本相比,寬帶業務為運營商所帶來的現實收益并不高。
此外,寬帶建設還有一系列相關費用,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城市道路挖掘占用費、管道租用費、人防有關費用、電力接入費等。褚烽介紹在不久前江蘇電信對南京第二長途通信樞紐擴容,其中僅擴容電力接入費就高達3000萬元;泰山新村的數據中心擴容后電費也高達2100萬元,案例不勝枚舉。
而且,政府工程中諸如征地拆遷或城鄉建設會造成光纜、管線、基站、機房等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遷移和損壞,但政府并不給予運營商相應的補償。
諸如此類現象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寬帶投資的隱性縮減,而運營商在獨自承擔著資金與風險的壓力。
價格競爭壓力大
盡管提速成本高、阻礙大,但在2010年5月,江蘇電信迫于競爭壓力啟動了“光網城市”戰略。
自從2008年電信業改組之后,移動接收了鐵通并在江蘇、浙江等地快速擴展寬帶業務,成為江蘇電信在寬帶市場上有力的競爭對手。江蘇移動在2010年直接打出了4M寬帶499元/年的標語,而當時江蘇電信相應價格則為1200元/年。而且對于新增用戶,移動慷慨贈送兩桶食用油。
移動的加入給江蘇寬帶市場注入了活力。用戶因競爭享受到了普及、提速、降價的福利。
但江蘇移動的競爭力度讓電信難以招架。褚烽介紹:“對方提供給用戶的價格應該是虧損的,江蘇電信只能避其鋒芒,通過質量與服務競爭。”從2008年到現在,江蘇電信的新增市場占有率從89.8%跌至66.4%。
而之所以能保持66.4%的份額還得益于江蘇電信的網絡覆蓋以及質量優勢。記者采訪了當地一些移動寬帶的用戶,大部分反映為:移動寬帶質量雖然較之前有所改觀,但掉線、延時現象還是較多。也有用戶稱:“假寬帶,習慣了”。
作為寬帶“后來者”,江蘇移動接入網的內容資源還相對匱乏,保持低價格同時如何保障寬帶質量是眼下難題。
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缺乏第三方質量監督體系已成為寬帶市場的一大軟肋。
“目前的寬帶市場缺乏的是各種機制的保障,套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缺少頂層設計。”褚烽總結。他表示,目前江蘇寬帶普及率只有46.3%,仍然處于快速發展期,預計十二五末寬帶用戶數可以較現在增長一倍,而且未來增量市場主要來自農村。
推薦閱讀
你家的WiFi無線網絡,是“加密”設置了保護,還是“門戶大開”任由人蹭網?近日,福田公安分局網警大隊便成功偵破了一宗利用“蹭網”盜用無線網絡技術,躲避警方偵查,并伺機大肆進行網購詐騙的案件。該案件中,毗鄰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探營江蘇寬帶市場 “尖子生”也有煩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21/7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