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高中課本:“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后科技領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飛躍。它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這次革命不僅極大地推動了人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變革,而且也影響了人類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生活和人的現代化向更高境界發展。”
然而,曾擔任過前歐盟委員會主席羅馬諾·普羅迪顧問的美國趨勢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在接受采訪的開始就說:“高中課本上的概念大錯特錯。”
在他看來真正的工業革命包含兩個同時存在、互相影響的因素:能源革命和信息傳播方式的革命。能源的革命會改變人類生產生活聚存的方式,而人類聚存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帶來信息交流和傳播方式的革命。
里夫金如此顛覆性的定義方式,決定了課本上所學的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概念也需修改: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水力灌溉系統、人類聚居村落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現,最好的例證就是中國的黃河文明和長江文明;第二次工業革命則是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發掘、城市的形成和印刷出版、系統化教育以及電報電視網絡媒體的出現。而里夫金之所以提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必須出現也是建立在能源危機和信息危機兩個層面。
為殼牌工作的地球物理學家金·哈伯特曾在20世紀50年代預測,大約在2025年至2035年間,“全球石油產量峰值”會在“哈伯特曲線”上達到頂峰極限。而國際能源署在《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寫道,這個峰值(日產7000萬桶)在2006年就已經達到了,從此之后能源開采會日益困難、成本提高,全球經濟震蕩。經濟衰退在2008年到來。
建立在能源集中壟斷之上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交流方式也在發生著調整危機,電話、廣播和電視的通訊技術孕育于能源集中的體制中與壟斷商業的基本結構相互依存,公立的系統化教育更是由上而下地知識灌輸,這樣的知識信息系統也正在受到社交網絡等媒體“信息扁平化”的挑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拉伯之春”,國家權力下個人意識的深度覺醒。
我問了里夫金一個在他書中未曾提及的“敏感”話題:如果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社會性的革命相伴隨,那么深植于國家壟斷、資本壟斷的能源體系、信息體系如果要發生變革,怎能不帶來政治和社會的暴力革命?
里夫金顯然更相信如果他的書《第三次工業革命》能夠帶來國家層面的、國家聯合體層面(歐盟、聯合國)的意識轉變,國家和國家聯合體應該會選擇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不會被動地應對。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個篤信權力扁平化的社會主義自由派。他相信“經濟是一種有關信任的游戲。雖然人們通常認為商業交往是靠真金白銀來維持,現實的股票金融系統卻總是以一種公眾的信任作為依托來運作”。與其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一本有關風能、太陽能、氫燃料儲存、插電式電動車的科技書,或者說關于新能源經濟和能源互聯網的經濟書,不如說它是探討建立另外一種“信仰”的可能——讓地球和人類都享受到綠色的正面能量——帶領人類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后碳時代的實用經濟計劃。
里夫金說隨著技術的突破和更多采用新技術的規模經濟,2012年光伏發電的成本可以降低至與化石發電價格相當,傳統石油能源的開采因為越來越依賴水下鉆井在近海大陸架上的開發,導致成本上漲。清潔能源是必然的選擇。我插了一句:“應該還感謝中國政府對太陽能產業的補貼和中國光伏產品制造業的廉價勞動力吧。但美國政府仍然增加了反補貼、反傾銷稅,這都不利于清潔能源的利用。”他無奈地停了一秒,開始闡述,為什么奧巴馬總統不懂得第三次工業革命,而對核電、離岸石油的開采更感興趣。即使批準了綠色經濟復蘇計劃,他批準的太陽能、風能、頁巖、地熱等等項目,也是讓可再生能源的生產和消費延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慣有的體制中——集中管理、統一分配。
如果把無數建筑大樓改造成為小型發電廠(無論該地區是富有風能還是太陽能),只需給屋頂裝上太陽能板、小型風輪發電機,多余的電力利用氫儲存就能輸送回智能電網。這樣一個雙向輸送的電力網只需將美國西南部地區2.5%的太陽照射轉化成電能,就足夠美國全國的用電量。但問題在于假使建立集中式的智能電網,住戶和商業用戶能夠通過智能儀表和傳感器實現電網數字化,誰擁有實時電流監控的遠程信息數據?國家還如何壟斷電網?里夫金很認真地和我談起放棄傳統的集權式電力輸送和供給控制,將數以千計的小型能源生產者納入智能電網,讓更多的競爭者分享信息能源網絡的數據、參與輸電基礎設施與供給業務的市場結構勢在必行,這也是社會權力扁平化的必然趨勢。我知道,在這個問題上里夫金用學者的智慧打了個太極,邏輯上進行了一次倒因為果的論證。
不可否認的是,里夫金的“第三次工業革命”絕非理想性想象。
2009年來自世界各地的前沿公司,IBM、飛利浦、施耐德、通用電氣、西門子……把西班牙圣安東尼市規劃成第一個后碳經濟城市,之后有摩納哥公國制定的總體規劃,為羅馬市、荷蘭烏特勒支省制定城市規劃,再后來有世界聞名的IBM設計服務的里約熱內盧智能城市……IBM在智能電網的建設方面已經提出了分別針對美國和歐洲的改良創新模型,已經為歐盟提供分布式智能效用網絡的技術支持。
按照里夫金的想法,他認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因為能源的集中帶來了國家市場和民族國家政府的形成。而第三次工業革命,能源的分散將會帶來通信媒體、基礎結構超越地理疆界的“洲際化”,正如互聯網將人類連接到一個分散、合作式的虛擬空間里一樣,第三次工業革命將人類連接到一個與其平行的泛大陸政治空間中——分散的、合作式的、網絡化的。他談起了歐盟、東盟,尤其是非洲聯盟與歐洲正在商討的“沙漠計劃”——在非洲的大片沙漠上大規模投資開發太陽能發電站、氫存儲和電力輸送產業。到2050年,“沙漠計劃”輸送的電力將能滿足歐洲15%的用電需求,而非洲當地的相關產業的知識技術引進、工作機會的增加也將使非洲受益。里夫金說,如果中國和印度開放邊界,允許相鄰國家快速發展共享電網,中國將在不遠的將來很快超越歐盟的某些技術領域,成為可再生能源科技的先驅國家——建設零排放的綠色能源建筑、發展氫存儲、建設智能電網、生產插電式交通工具。對于“沙漠計劃”,我的回應是“這難道不是‘生態殖民’?”里夫金說:“年輕人,不要這么悲觀和消極。當洲際時代到來,現實的國際關系將從地緣政治轉變為生物圈政治。因為所有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個星球上生存的不只有人類,而人類的發展正在以無數微妙的方式通過反饋回路摧毀這個星球。”
推薦閱讀
商務部網站網頁截圖。 發布石油新聞時出現失誤,致“兩只大貓爬上網” 昨日凌晨1時左右,有網友發現,在商務部網站發布的一則關于“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在坦桑尼亞海域再次發現優質天然氣田”的新聞,配圖卻是兩張慵懶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什么是第三次工業革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30/7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