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消息,由中國期刊協會、新傳媒產業聯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傳媒夢工場承辦的2012中國新媒體峰會暨“中國新媒體30強”頒獎盛典在杭州拉開帷幕。網易科技頻道作為全程支持門戶專題直播報道此次峰會。
浙報集團副社長、傳媒夢工場董事長王綱在演講中稱,夢工場在企業孵化結束之后還會提供多種選擇渠道,包括會繼續留下陪企業一起成長到IPO,或者加大投入、引入其他的戰略投資者,并會和起點訓練營、天使圈、風投圈一起合作。
王剛稱,區別于一般的孵化器,傳媒夢工場有三個平臺,第一是云媒體的支撐平臺,第二是新媒體的研究平臺,第三是新媒體的孵化平臺,云媒體的支撐平臺,是以技術服務為核心的公共集成平臺。新媒體的研究平臺包括《夢工場觀察》雜志等,并在不斷豐富。
演講實錄:
上午好!剛才聽了陸老師和于總的發言,一下子把我的思維拉到了18個月之前,在18個月之前,我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媒體人。我在做一張公司類的報紙的總編,明天的零售量多少,廣告量上多少,然后是半夜里是用什么樣的東西上頭條可以刺激發行。我還在用非常傳統的方式在運營一張紙質的傳媒。18個月之前的某一天,角色變了。我們的高海華社長跟我談了五分鐘非常簡單的談話,他說浙報集團的全媒體、新媒體的全國化的戰略,你是敢死隊的隊員,你輸了還有機會爬起來認錯繼續往前走,班子里其他的人來切換腦子,承擔失敗的結果可能不太人道。問我有什么要求,我說沒有,讓我轉變知識結構,我作為一個探索者非常的榮幸。
我就去了,我當時去的時候,我是熱血澎湃,坐在辦公室里點上煙的時候就覺得很迷茫。浙報集團做了很多年的探索,新媒體的道路需要一種創新的思路去開拓的時候,我不知道怎么做。我覺得我的煙量會下降,但是一個月之內我的煙量是翻一番。因為確實不知道作為一個傳統的媒體人怎樣的帶領一群年輕人走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路。
回頭來說,今天在座的各位,不管是新媒體、互聯網人、投資界的,我們都是在一個傳媒業的變革漩渦當中,今天的討論既及時、又必要。在二十一世紀今天傳媒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去年中國的互聯網廣告量是超過了報紙,今年所有的紙質媒體的陣營都面臨了廣告滑坡的現實,這是低谷還是轉折的走勢。人民網一上市創造了百億的市值,Facebook上市的時候創造了新的記錄,但是過后不久又受到了腰斬。
其實今天的中國傳統媒體很敏感,一直在審視傳媒的變革,也一直沒有停止過探索。我們下大力氣推報網互動、報網融合。第一批創辦新聞門戶的人,在移動互聯網到來的時候,我們抓緊的進入到移動客戶端,一旦發現微博上來了,媒體又在緊急的跟進,做自己的官方微博。這是充滿著熱情和探索的沖動,但是到目前,為什么互聯網只成就了互聯網的創業團隊和商業網站,而沒有成就我們的傳統媒體陣營呢?
這是因為對于互聯網的本質特征和規律把握不夠。這是在18個月之前,我為什么煙量大幅度上升的原因之一,我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樣的優勢,不知道自己的利用自己的優勢。不知道如何進入到新媒體的陣營,不知道奪走我們的讀者的能量是如何爆發的。我們要以一種新的思考方式。
基于這樣的考慮,在去年的10月31日,我們八個月之前,總算是邁出了第一步,我們發出了全媒體戰略計劃,成立了傳媒夢工場,打造一個新媒體和技術、內容、應用的新平臺,有人說浙報的野心很大,不僅是傳媒,還有日報。我們今天還沒有到做硅谷、談文化的時候,我們是談生存、發展、適應自己參與新媒體發展的競爭。
三個關鍵詞來分享浙報如何進行艱難的探索,如何投身到新媒體的陣營,如何應對和擁抱這場變革。
第一個就是開放。我們發現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邊界,讓人們更加低成本的獲得信息。互動、分眾產生了很大的能量,很多的標桿媒體更加的邊緣化。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媒體成長的土壤結構和生長方式。一出場就打造了一個開放平臺,封閉一定是面臨死亡,開放一定是面臨著分享和收益。人文怎樣的加上科技和資本,聚合投資界、傳媒界、信息界的資源。
應該說八個月來,是浙報一批對新媒體感興趣的年輕人的高速發揮,他們的睡眠時間是全集團里面2000多人里面時間最少的,他們參與的腦力的激蕩,遠遠的高于其他的報紙的記者,他們在高速的成長。在3個月之前,我跟張老師匯報工作的時候,我告訴你夢工場有一種新的變化。我跟陸小華老師上臺的時候,我告訴你3個月的時間我給你一個新的夢工場。
在這些研究者的眼中,從一個藍圖變成了一個團隊,變成一個路徑,最后是變成了一個模式。我們現在沒有資格談模式,但我相信它會在某一個被認可。借助這個開放的平臺,形成自己的價值。八個月來,傳媒夢工場用了八個月的時間,跟投資者進行合作。在玉皇山下的一期工程裝修進入結尾階段,將有第一批創業者進入夢工場。各位有需要寄養的團隊也可以進入傳媒夢工場。
如果是沒有斯坦福和硅谷,就沒有喬布斯。其實最大的動力是不在外部,而是在內部,不在手上還是在腦子里。所以說傳媒夢工場催生的過程,就是植入創新基因的過程,以互聯網的創新文化來進行轉型和發展。好在十年之前,就有了這樣的一個發展的理念,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已經形成。其實從08-09年開始,不管是跟阿里巴巴合作推出了淘寶天下,其實大媒體的融合和全國化的布局都是在悄然的展開。
去年的9月份,浙報傳媒上市之后,我們的動力和決心就更大了。浙報傳媒有了一批懂經營、懂資本的人才,懂創新、善于合作,低調務實不怕犯錯的基因的形成,對于我們的傳媒夢工場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文化的基礎。我們今天真正的投入到了新媒體陣營的時候,就是靠這十年來泛媒體對外合作所擁有的。為了保存我們的這種文化的基因合作是匹配的,是通過全職招聘的方式,還有內部招聘的方式來進行的。
我們的蔣純博士就是一位懂媒體的技術高手,首先就是跟陸老師說過的,我希望是一種文化的割斷,而不是內容為王的一種經驗來做新媒體的思維。以一種互聯網的要求,創意文化的要求來做我們的新媒體事業。現在我們的這批年輕人正在高速的成長,他們有非常強的學習力,我相信他們三個月一定會給你一個新的夢工場。
夢工場是一個全新的平臺。我們利用的方式是孵化結束之后,我們是繼續留下陪它一起成長到IPO,還是加大投入到其他的戰略投資者,這些渠道都可以進行選擇。這些平臺,我們跟復星、阿里巴巴,還有馬云、李開復這些高手來指導實施。還跟張立老師的起點云合作,天使圈、風投圈一起合作。區別于一般的孵化器,我們是有三個平臺。第一個是云媒體的支撐平臺。第二個是新媒體的研究平臺。第三個是新媒體的孵化平臺。
推薦閱讀
6月29日,由中國期刊協會、新傳媒產業聯盟、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傳媒夢工場承辦的中國首屆新媒體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杭州山南國際創意園舉行。網易科技頻道全程專題直播總決賽賽況,以下為參賽項目“記者學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媒夢工場董事長王綱:打造多平臺孵化模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630/7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