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專程前往臺北市誠品書店的旗艦店購書參觀,此行最大的感受是誠品書店主打文化溫情牌,確屬文化服務結構布局方面的經典。
如主題文化社區般的格局、巧妙融入市民生活的服務取向、精心薈萃臺灣文化人才的傳播內容,使誠品書店成為臺灣現代文化的一面旗幟。
誠品有8個營業層,是集文化活動、餐飲服務、文具用具、品牌服裝等為一體的綜合場所。書、刊、音像等主營業務只占總面積在40%以下,但到處可見的長椅、折椅、長桌,形成恍如圖書館般環境;此外還有幼兒嬉戲場地等。
誠品24小時開放,有咖啡館、快餐店,以及創意禮品、風格文具等4個層面的內容安排。賣場流行色彩與時尚氣息濃郁,消費者可以感受到其科技前衛和理念先鋒。
“誠品講堂”列出2012年6-8月間在音樂廳、文學堂、城市建筑家、風格生活館、藝術實驗室5個主題板塊的40講內容。有些題目十分誘人,如東吳大學音樂系主任彭廣林的“音樂是抒發,也是救贖──俄國浪漫主義最后的光芒”,資深影評人聞天祥的“魏德圣──沉潛到爆發的本土奇跡”等。
第六層的誠品文化是高端所在,199個座位的視聽室為學術報告主場,是“誠品講堂”主要舉辦地。同時,約400平方米的展演廳,成為各種展覽、發布會、演唱會的主場。據工作人員介紹,許多大牌歌星曾在此獻藝,許多可在臺灣文化史上留下痕跡的事件在此上演。“茶酒沙龍”為公司活動空間;其他的主題餐廳則為高檔品牌風味餐。若其他層是以物為主的常態業務,那么本層便是以人為主的事件式業務,通過精英之人的思想觀點和言行,宣傳誠品的“延伸閱讀,深化思考”,表述并傳播自己的文明價值。
由此誠品書店漸成臺北城市文化形象的旗幟:一面與公共知識分子理性思考成果如影隨形、與城市大眾文明共存榮的旗幟;一面足以坦然跟發達國家先進城市平等相敘、極具現代性和科學文化色彩的旗幟。它以兼容并蓄中華文化與當代文明而享譽海峽兩岸:不僅訪臺北的內地文化學者會到誠品一觀,而且內地多市因青睞誠品的模式而洽商開辦分店的事宜。
誠品書店在讀者有限、市場空間不大的島域,成為文化產業成功的品牌,成為地域文化水準與城市文化形象的大旗,一方面說明骨干文化機構的品質活力對于一地文化軟實力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顯示旗艦機構對文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的支撐功能。
北京若要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關鍵在于彰顯文化思想、文明價值、發展模式、傳播水平等,形成足以實證文化生產力主體品質能力的產品、服務及企業,從而表明自己轉變或重構文化發展方式、實施文化發展領域頂層設計思想的舉措。為此,亟須在文化行業中出現諸如誠品書店式堪稱行業精神領袖的文化機構。
推薦閱讀
<b>移動設備影響web端設計:讓你的設計更加popular</b>
如今,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手持設備的普及,越來越多的Web網站都在向這些平臺做兼容。同時,這些移動設備上的視覺設計與交互設計也在影響著Web端的設計。 所以,現在我們的設計是不是要變得更加的popular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誠品書店:臺灣文化的一面旗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713/7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