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西班牙一頗有名氣的畫家尼是全色盲患者。工程師幫利用不同顏色反射光的頻率不同的原理,成功設計了一種名叫Eyeborg的音頻助視器。從而改變了他的藝術生涯。
圖為西方七音符,各音符能代表不同顏色。
尼爾·哈比森佩戴的Eyeborg裝置通過攝像頭和電腦軟件能將光波轉化成聲音,傳送到使用者的耳機里
西班牙青年尼爾·哈比森是頗有名氣的畫家。讓人吃驚的是,哈比森天生色盲。他為什么能繪制出色彩鮮艷的作品?據英國廣播公司2月15日報道,在一個小裝置的幫助下,哈比森可以通過聽聲音分辨顏色,甚至可以辨別人眼看不見的紅外線。
你來這里做什么?
哈比森現年29歲,常居英國。他說,小時候只能看到灰色的世界,“我以為自己能夠看見各種顏色,只是分不清楚”。11歲時,他經醫生確診為全色盲患者,不可能治愈。
哈比森16歲時決定學習繪畫。當他告訴輔導老師只能看見黑白兩色時,老師的第一反應是“那你到底來這里做什么”。他回答說:“我想明白顏色是什么。”老師同意哈比森學習所有繪畫課程。小伙子用黑白色調繪出非常具象的畫,努力重現自己眼中的世界,以便人們對比。
它能幫人“聽”顏色
哈比森聽說,不少人把顏色與聲音聯系起來,這讓他很感興趣。在大學期間,他參加了通訊控制學專家亞當·蒙唐東的講座,詢問是否可以發明一樣東西幫助他“聽見”顏色。蒙唐東接受了這一挑戰。他利用不同顏色反射光的頻率不同的原理,成功設計了一種名叫Eyeborg的音頻助視器。
據報道,這個助視器有個前置數碼攝像頭,可以讀取使用者面前的顏色,靠一根數碼線,攝像頭與一臺隨身攜帶的電腦相連。蒙唐東編寫了一個軟件,使得電腦可以分析光波頻率,并將它轉換成聲波頻率,再將每種顏色的聲波傳送到耳機里。比如,尖銳的聲音代表淺色,低沉的聲音代表深色等。這樣,哈比森就可以聽辨顏色了。
Eyeborg最初的模型花費不到50英鎊(約合人民幣500元),只能“聽”出16種顏色。但哈比森意識到,這個小小的裝置將改變他的一生。“那是一個奇妙的時刻,”哈比森回憶道,“我終于能夠辨別顏色了,此前我無能為力”。
聽到顏色 畫出世界
從那時起,哈比森開始24小時佩戴Eyeborg,哈比森說:“它就是我身體的一部分,能幫助我聽見顏色。”
最初,由于持續聽到顏色的聲音,哈比森感到劇烈頭疼。一個多月后,“我的大腦適應了這種情況,我開始將音樂與顏色的真實聲音聯系起來,夢中世界也變成五顏六色”。
哈比森說:“它改變了我感知藝術的方式。如今,我創造出一個全新的世界,顏色和聲音完全一致。”
哈比森喜歡畫“聲音肖像”:靠近人的臉龐,分別記下頭發、皮膚、眼睛、嘴唇的聲音,然后寫出一段特殊的和弦。他正著手開一家名人肖像畫廊,第一張肖像是英國王儲查爾斯。他說,一些人可能看起來非常漂亮,但“聽”起來不一定和諧。
由于Eyeborg中的數碼照相機只能捕捉到正前方物體的色彩,因此哈比森不能開車,因為交通指示燈的距離實在太遠了。
“看不到”的未必捕捉不到
音頻助視器幫助哈比森聽到多彩世界,也給他帶來不少麻煩。有人看到他頭戴著這類電子裝置,難免發笑,有人好奇詢問。哈比森說:“有時候,他們覺得我在做怪事,不允許我進一些地方。”去年,哈比森參加一次游行活動,結果遭三名警察盤問。“因為他們覺得我在拍攝,”他說,“我告訴他們,我在聽顏色,但他們覺得我胡說八道,試圖扯下攝像頭”。
多年來,哈比森的音頻助視器不斷“進化”。如今已拓展至360種顏色,包括人眼無法看到的紅外線。蒙唐東說:“我沒有想到,它改變了哈比森的生活……我認為在未來,越來越多的人會借助cyborg technology(機械部件代替身體器官的技術)。‘看不到’的未必捕捉不到。”
音頻助視器這項發明已經獲得多個獎項。蒙唐東說,很多色盲、弱視患者以及盲人社團對這項發明表現出興趣。哈比森也希望這些人都能用上這種裝置,哪怕他不從事藝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