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暗涌。
多位銀行交易員近期透露,作為存款利率市場化的前奏,大額可轉讓存單和同業存單今年可能先行推出。特別是,在今年的相關會議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已經表示,同業存單可能擇機推出。
據了解,同業存單將是作為同業存款的替代品出現,完善同業借貸市場Shibor報價的短、中、長期利率曲線,而大額可轉讓存單先期的起點也在千萬元級別,利率將不受存款利率上限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爭議不斷,但一些人認為,今年的存款利率市場化已現突破。
比如保本型結構性理財產品,之前一直是表內核算,利率也已經市場化,但在會計記賬上,
它是在“其他負債”和“交易性金融負債”等非存款負債科目核算,尚能繞過關于存款利率上限的禁令。不過,中行2011年報,將結構性存款重新分類為“吸收存款”科目,存款利率空間已然打開。
不過,對于中行此次調整是否可稱之為利率市場化,市場人士也有異議。比如農行戰略研究部付兵濤認為,存款是固定收益的,但結構性存款的利率一般不能固定,兩者不能等同。
同業存單先行
先推出同業存單,繼而推出大額可轉讓存單,再逐步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央行對此已基本達成共識。
對于利率市場化,央行行長周小川年初就發文提出多項思考,特別是在具體產品方面,文中提出要考慮逐步放開替代性金融產品的價格。這使得市場再次掀起利率市場化即將加速的期待。
“這也許無法一步到位,但總體而言,利率市場化改革應整體推進,在放開存貸款利率的同時,其他一系列上、下游產品和替代產品的定價權也應同時交由市場決定。”周小川在文中談到。
而對于這個替代品,市場成員呼聲較高的,就是大額可轉讓存單。該存單一般對企業或高凈值資產人群發行,有不記名、標準化、利率市場化等多重特點。
寧波銀行金融市場部近期發布一份《中國利率市場化前景展望》報告。報告認為,存款利率市場化的主要實質性舉措,之一是存款利率上浮幅度擴大,可從大額、長期存款開始試點,之二是替代性存款產品大范圍推廣,主要是重啟大額可轉讓存單。
對于推出大額可轉讓存單的具體步驟,寧波銀行認為,可能是首先推出同業存單及其交易,而后再引入企業存單,在引入時限制其發行期限、金額、利率等,而在二級市場給與更大定價自由,然后再適時逐步放開發行要素限制。
寧波銀行金融市場部喬嘉麒認為,同業存單先行推出,可以完善Shibor利率曲線。目前短期的同業拆借是場內交易,在外匯交易中心交易系統進行,Shibor報價,有利率曲線,但較長期的同業存款是場外一對一交易,只有一級市場,缺乏完整的利率曲線。
同業存單推出后,由于存單實現標準化,將會出現二級市場,有利于Shibor利率曲線的完整,從而為接下來的大額可轉讓存單提供利率報價參考基準。
據了解,對于先推出同業存單,再推出大額可轉讓存單,再逐步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的步驟,央行已基本達成共識,相關銀行也有牽頭進行同業存單及大額可轉讓存單的試點研究。
付兵濤認為,目前銀行推出同業存單的基礎條件應該已經具備,關鍵是監管層對推出時機的把握。
結構性存款記賬爭議
即使有各種“會計因素”考慮,結構性存款在存貸比等方面,除成本外,與一般存款并無差異。
相比尚等一聲令下的同業存單,結構性存款在利率市場化方面的突破則來得更為猛烈。
2011年中行結構性存款大幅增長,年底余額為5610.87億,當年凈增加超過3600億,但相比前三季度,該行將結構性存款列入“交易性金融負債”科目核算不同,年報顯示,中行在年末已將結構性存款重新分類為“吸收存款”。
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不固定,但通常比存款更有吸引力。比如中行就表示,過去一段時間,中行的結構性存款的利率在4%至5%之間,如此,從本金和到期收益率兩端比較,結構性存款的收益率顯然不符合央行對存款利率上限的規定。
“如果結構性存款的利率突破獲得認可,利率市場化顯然就已經被中行實質性打開了。”上海一家銀行的零售業務負責人認為。
不過,也有一部分人觀點相左。
國信證券銀行分析師邱志承認為,結構性存款的科目調整,應該是一個會計記賬問題,而非利率市場化的問題。他認為,結構性存款中的結構性設計,實際上是利息部分再投資,可看成是兩項投資疊加,而非一般性存款。
付兵濤也認為,結構性存款有一部分收益率可能低于存款利率,這符合存款利率政策,至于高于存款基準利率的部分,則應看到它與銀行存款利率在投資初期收益率設定方式的不同,存款初期收益率就是固定的,而結構性存款投資初期收益率不固定。因此,到期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不應簡單看作是對利率市場化的突破。
在存款利率管制的當下,中行結構性存款科目的重新設置是否合規,目前銀行業內還沒有統一意見。
也并非所有銀行都將結構性存款放在“吸收存款”科目中,如工行就仍然放在交易性金融負債科。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有各種“會計因素”的考慮,結構性存款在存貸比等核算方面,除了成本不同外,與一般存款并無差異。
推薦閱讀
4月12日,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將2012年中國GDP增速預期調降至8.2%,并認為中國經濟下行的風險依然很高,實現軟著陸要求額外政策支持。 去年11月,世界銀行曾預測中國2012年GDP增速為8.4%,因今年以來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項存款替代品呼聲漸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34/20120413/50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