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17日)一早,檢查博客友情鏈接時發現一個鏈接網站首頁被K,QQ上多次聯系他,提醒他檢查,采取措施,結果他老兄QQ在線,至今36個小時卻沒有任何回音,我一怒之下,刪除了事——這個友情鏈接掛上去還不到兩個月。

我博客一個友情鏈接網站被百度K了首頁,站長卻再也聯系不上
現在無論是公司網站,還是個人博客,我最不愿意干的事就是友情鏈接,因為現在的“友情鏈接”并沒有半點“友情”,更不是理論書上所說的“這個鏈接是你對目標網站的肯定投票”,完全是“互利互惠”的鏈接交易。
而且這種交易還沒有任何約束,隨時可能因為對方PR提高,百度收錄增加,百度權重提高;你的百度快照慢了,或者對方不想玩網站了,你的鏈接就被下了,連招呼都不打一個(對比一下剛開始時要求你鏈接時,好話說盡的謙恭態度),你被迫天天檢查你鏈接是否還在,真的煩人得很。
在《太過分的互利互惠 過度友情鏈接惹惱谷歌》博文中,我總結說:“友情鏈接最先在網站實踐當中確立的誠信鏈接(鏈接穩定性)與鏈接相關性、通過鏈接表示自己對目標網站的肯定評價等做法,現已成為了搜索引擎最看重的外鏈評判基本標準”。
可現在看來,今天的所謂“友情鏈接”連最基本的“誠信鏈接(鏈接穩定性)”都很難做到,還談什么網站SEO作用——更不用說這樣大規模的互惠鏈接(交換鏈接)現在已經被搜索引擎盯上,已經成為了“過度優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一天把時間耗費在這樣對網站毫無建設意義的所謂網站工作上,真的是得不償失。
現在所謂的“友情鏈接”更多只是完成任務,它對網站建設唯一的正面作用就是心理作用,給站長、SEOER們打了一針雞血。事實上很多人對于這樣“互惠鏈接(交換鏈接)”的作用也心知肚明,有幾回QQ群里有人吆喝友情鏈接交換,我說:“要做,干脆咱們做站內鏈接得了”。所有人聽了,都直搖頭說:“不做,這樣做不好監控”。
說到頭來大家還是怕自己吃虧,缺乏誠信,更不想下功夫,深入了解對方的做站思路,只想迅速地達成交易,借對方外部鏈接作用優化好自己網站。可往往事與愿違,越怕吃虧、錙銖必較的人往往越容易吃虧,大家在網站首頁所謂交換鏈接過程中都吃虧不少;越怕在外鏈建設上浪費時間的人,在所謂友情鏈接交換上浪費的時間越多。

我的戰友你何時歸(網絡圖片)
從內心里來講,我真的很喜歡“友情鏈接”中間“友情”這個詞。因為人不是機器,一個人做站、寫博客,每天機械般面對電腦真的很累,很枯燥,太多時候無法堅持下去,需要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鼓勵、勸勉——畢竟是文科出身,我心里真渴望“高山流水”伯牙子期那樣的知音,我們可以一起談談網站,交流心得,互相鼓勵一下。
如果真是這樣,你的網站PR、收錄各方面可以不門當戶對,但只要讓我明白你認真做網站(博客)的心,讓我看見你的網站(博客)給用戶提供一些特色服務,讓我了解你的做站思路,我們可以真正“友情鏈接”一回。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你網站不是由于觸犯法律,明目張膽地過度優化,導致首頁或整站被K,你坦誠以實相告,我都可以不離不棄地給你最后一點支持,不下鏈接(僅限于我個人博客)——因為我知道,越是困難的時候,人越需要鼓勵、支持,尤其大家都是并沒有什么資源的草根站長。
我認為,既然已經互惠鏈接上了,即便從SEO意義上來說,導出鏈接的穩定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并且我更相信,如果我其他方面做得好,不會就只因為我鏈接到了一個被K的網站這么一個原因,搜索引擎就把我也給K了(降權了的)——“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嘛!
如果百度或其他搜索引擎,真的僅僅因為我鏈接到一個被降權的網站這么個罪名,就對我博客降權或者K站的話,那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我認命了,因為我相信盧松松那句話:“不通過百度,你不也一樣認識我嗎!”
我真這樣做了,一位朋友的博客被百度K得只剩首頁了(按百度百科K站詞條定義,這也等于K站),我在他博客留言提醒,他馬上回復,告訴我是由于近期博客外鏈增長過多所至,正在處理,所以到現在將近一個月我都沒有下鏈接——開頭提到那位朋友,我之所以在他首頁被K之后迅速把他鏈接拿下,完全是他那種不聞不問、前恭后倨的傲慢態度深深激怒了我。
必須指出的是,我這樣心甘樂意地對待別人,并不是要求對方以同樣方式回報我的,那又變成了一種交易了。
因為我認為,我們之所以做網站、寫博客,是因為互聯網更便捷地實現了斯賓格勒“文字向遠方說話”的預言。在網站(博客)的文字后面,是現代社會人與人真誠渴望交往的心。因此,我真的希望友情鏈接,不是現在到處吆喝的互惠鏈接,而是那種真正“我的戰友你何時歸”的戰友深情——鏈接僅僅只是一種互相肯定的表現形式而已(本文由gouyn12原創首發,版權所有,文責自負,轉載請用鏈接形式標明文章首發出處http://www.gouyn12.com/gouzz/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