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魯花花生油率先漲價之后,8月國內食用油市場價格漲幅明顯加快。際通寶記者走訪杭州市區多家超市發現,本月以來,食用油的調價動作相當頻繁。受限價令解除的因素影響,多個品牌出現補漲潮。與7月下旬相比,多力、大滿貫、金龍魚、福臨門等7個品牌32種規格中有19種食用油均價出現上漲,平均漲幅為2.37%。其中,金龍魚濃香葵花仁油(桶,5升),上漲幅度達7.8%。
另外,石家莊、昆明和哈爾濱花生油價格也分別上漲3%、1.7%和1.5%;重慶、廈門和深圳豆油價格分別上漲1.7%、1.6%和1.3%;昆明、南昌和武漢菜籽油價格分別上漲1.6%、1.5%和1.3%。從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價格行情數據來看,上周(8月15日至21日)國內食用油零售價格比前一周上漲了0.3%.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零售價格分別上漲0.5%、0.3%和0.3%。
據悉,為了防止中秋、國慶期間食用油價格大幅上漲,國家再次實施400萬噸國產豆低價“定向銷售”。事實上,國家今年已經有多次拋儲。自2010年12月3日,國家庫存大豆首次公開以拍賣的形式競價銷售截至目前,國家共舉行13次臨儲移庫大豆競拍,累計“拋儲”386.11萬噸,實際成交1.11萬噸。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由于本次國家拋儲的是2008年國產陳豆,考慮到15%的低出油率以及從東北產區外運產生的運輸費用,用目前的現貨價格計算,大型油脂企業壓榨利潤并不高,投放市場并不足以打壓價格。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市場中不僅沒有因為國家繼續實施定向銷售產生恐慌氛圍,反而是把關注轉向國儲后期的補庫行為和國產大豆產量大幅下降上。因此,可以說,國家拋儲僅僅是增加了供應但不足以打壓食用油價格上行的趨勢。
際通寶觀察員余心蝶也認為,盡管大豆的“定向拋儲”能夠增加市場供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緩市場漲價幅度,但目前國內油脂市場已經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另外受高原料成本因素的影響,食用油價格的上漲在預料之中。
對于未來食用油價格的走勢,中糧期貨的一位分析師表示,由于國內油脂市場已經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再加之今年國內大豆種植面積下降幅度較大,國儲大豆也大幅下降,由此給油脂加工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將更大,在高成本的支撐下,企業必定是選擇上調食用油價格。
杭州市價格監測中心分析認為,下一階段杭州市場桶裝食用油價格還將繼續呈現小幅上漲態勢。但是由于各超市的提價及促銷并不同步,同款商品價格差異仍比較大,建議民眾及時關注物價部門公布的民生商品價格信息,貨比三家,按需選購相關食用油商品。
推薦閱讀
日前,網絡和紙媒上有關金鑼產品的投訴和曝光可謂是鋪天蓋地,金鑼產品也因此深陷質量門和信任門,企業信譽也一度出現危機。 投訴一:金鑼肉粒多包裝內有雞屎類似不明物質 投訴內容:前幾天,我在玉環好多多超市買了包>>>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10826/10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