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搜狐大廈九層的茶水間里,王小川斜靠在桌子上,努力尋找鏡頭前的感覺。對于一直專注于產品、擔任搜狗CEO才一年多的“清華技術男”來說,這比寫代碼、建模要難得多。
他有些局促,但還在積極配合。當有人毫不避諱地走向他身后的微波爐時,他立即讓出位置,“當然是員工吃午飯更重要”。這一瞬間,他因逃離攝影師的擺弄如釋重負,笑容更加燦爛。但幾秒之后,他又站回原來的位置。
人逐漸多起來。有人好奇地打量著鏡頭前的CEO,時而低頭偷笑。除了這一層,類似場景在這座大廈里并不多見。正式從搜狐公司分拆一年多,搜狗已經與搜狐形成了明顯的氣質差異。搜狐的互聯網公司氣質比較濃,而搜狗則是典型的技術公司—環境更寬松,卻因為有一群對產品狂熱的“技術瘋子”顯得更忙碌。
王小川剛交出他的第一份答卷:繼搜狗輸入法進入80%用戶的桌面后,搜狗搜索坐定了中國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地位。據CNZZ最新數據,2012年1月搜狗搜索的使用率為10.45%,首次突破10%大關。
同時,搜狗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發布,實現全年營收6300萬美元,同比增長238%。自2010年8月分拆后,連續六個財季,搜狗營收保持27.5%的復合增長率,成為中國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公司之一。
不過,外界還沒有給予搜狗應有的掌聲。它的生存環境實在太險惡:搜狗輸入法雖是第一大客戶端,卻承載不了太多的商業可能;搜索領域,百度還占據著壟斷性的市場份額;瀏覽器的直接競爭對手奇虎360,不僅產品來勢兇猛,其掌門人周鴻祎的性格更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要用更聰明的方式生存。”王小川少見地收斂起笑容對《中國企業家》說,“搜狗經歷了多年的積淀,突破了瓶頸,現在要重新綻放生命。”
“你依然得堅持下去”
輸入法、瀏覽器、搜索,在三級火箭推動下,搜狗算是初戰告捷。下一步,王小川要三箭齊發。三個現有產品算是第一支;第二支箭是仍處內測階段的探索引擎;第三支箭是手機客戶端,搜狗正在秘密研發,號稱具有“革命性”。
這樣的宏大敘事,這樣的措辭,王小川無法掩飾的躊躇滿志讓人頗感意外。如此大鳴大放,發生在他的老板、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朝陽身上還差不多。就在搜狗分拆時,張朝陽宣布重出江湖,自豪地說搜狗“已經露出了成功的苗頭”。這是搜狐重返互聯網舞臺中央的一張底牌。
相反,王小川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友善溫和,遇到質疑仍能保持微笑,風度絲毫不減。搜狗也是如此,少見攻擊性的市場動作,獲取市場份額有點“潤物細無聲”的味道。
從一般意義上看,王小川算得上中國互聯網圈里的少帥型人物,進入ChinaRen時還是大四學生,27歲便做到搜狐副總裁,32歲成為獨立分拆且未來很有可能成長為幾十億美元公司的搜狗的CEO。搜狗也絕對算得上互聯網“富二代”,占盡天時地利人和。
但事實并非如此。從不被看好的邊緣業務到如今嶄露頭角,搜狗用了八年—極少有創業團隊孵化器熬到這個年頭,更何況期間還有市場驟變及在搜狐母體內的“掙扎”。
王小川也不算幸運,他成名很早,除了張朝陽,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祎等產品型大佬都很賞識他;但當搜狐走出古永鏘、李善友、龔宇等知名創業者時,他甚至不再負責搜索業務,外界一度傳說他將“黯然離場”。
他的朋友、高禮天使基金副總裁簡江評價他:“小川同學是俺見過最有韌性的人(沒有之一),受得了委屈,經得住折磨,抗得住壓力,忍得了寂寞,入得了盤絲洞,走得出八卦陣,還能百折不撓越戰越勇。”
你可能還記得幾年前對搜狗輸入法的驚訝,它太好用,當時甚至有用戶送錦旗。殊不知,輸入法就是搜狗“曲線救國”的產物。搜狗前身是搜狐的研發中心,其成立是因為搜狐正經歷來自騰訊、百度的切膚之痛:雖然門戶地位已經牢固,但在很多關鍵產品上,如即時通信、搜索等,都因技不如人而落后。
搜索一度是張朝陽的痛處。當時負責研發中心的王小川找到了更易切入的方式—輸入法。輸入法是更直接的互聯網入口,能拉動搜索,且市場還有很大空缺,用戶不滿足于現有的產品,占據市場的微軟等國際巨頭不愿意做太多投入。不過早期,張朝陽對此并不感冒。
搜狗輸入法推出第一年,市場份額只有2%,當時推廣團隊已經盡其所能。“用戶的習慣不是在門戶網站裝軟件,而是下載站。”王小川說,現在看起來順利成章的事,卻困難重重。因為搜狐的文化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們認為好產品放在搜狐門戶上已經足夠了。期間幾經碰撞,最終他使用下載站和裝機光盤推廣,一年下來就是40%的市場份額,第二年70%。
“你總是得打破固有的想法,說得好聽點,這叫超越自我;說得難聽點,就是自宮。”王小川如是解釋產品邏輯:輸入法和瀏覽器,關系就像鼠標和鍵盤,電視和冰箱,屬同系列產品,研發測試都可以同期進行。而且,瀏覽器能更直接地拉動搜索。
但搜狗瀏覽器的推出更艱難,最早的工程師都隱藏在搜索團隊編制之內。搜狗瀏覽器還未面世,360瀏覽器已經搶先一步,公司內部也對瀏覽器過度擔憂,一度不讓他用搜狐或搜狗的名字發布。“張朝陽知道這些,他沒有阻止,”他說,“既然老板沒說不能做,我照常發布。”
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產品經理大佬,馬化騰、李彥宏、周鴻祎,身上都有極端的一面。對比上一代,王小川能力更全面、更兼容:他相信技術的力量,卻在避免技術完美主義;他執著于自己的信念,卻避免正面沖突,靠曲線救國達成目的。
電影《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他看了幾遍,不像美國電影告訴你的都是陽光的一面,東方國家對于生命的坎坷會看得更透徹。“在印度這樣的環境中存活九死一生,會遇到不公平,會面對犯罪、金錢的誘惑,甚至還有權力的侵蝕和死亡的威脅,但你依然得堅持下去。”
“王子”的下一步
現在,就像童話里寫的:王子歷盡艱辛終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世界,王小川要帶著搜狗綻放了。
但他還要做另一件事,將某些性格氣質注入搜狗。很多互聯網大佬都曾力邀他加盟,但選擇留在搜狐就是這個原因,“比如馬化騰,他是很好的產品經理,但你在騰訊做出的產品是馬化騰的氣質,不是我的氣質。”他說。分拆后,他刻意打造搜狗的獨立性,使用更適合創業公司的團隊激勵政策。
推薦閱讀
騰訊科技訊2月22日消息,昨晚,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向上市公司阿里巴巴B2B提出私有化要約,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用現金形式收購上市公司所發行股票。今天,停牌已兩周的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復牌交易。 消息傳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王小川:下一個“產品經理大佬”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222/33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