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產生的蝴蝶效應是:沒有足夠制片能力的影視公司為完成劇增的拍片任務,大量砸錢,簽下眾多演員導演編劇和制片人工作室,開始了原本并不涉足的藝人經紀等業務。
“現在九成的劇組都是,70%投資款給演員,30%給工作人員。”完美影視制片人工作室總監何靜憂心忡忡道,“這種瘋狂讓我們很擔憂的生態環境在被破壞。比如演員片酬,的的確確就是被這些熱資拉高的。”
明星們成了這輪資本熱里最低風險的贏家——多少找來了投資卻找不到演員的影視公司將錢一股腦地砸在了那些漂亮臉蛋上。
“不知道是那些漂亮臉蛋帶來的假象,還是這個行業給了業外投資人很多假象,票房年年遞增以為能賺錢。他們光看賊吃肉不看賊挨打,覺得我投點也能賺錢,但那種投資進來十個有九個賠錢。”高軍坦言。
賠錢也沒能阻止某些人對于影視圈的狂熱之情,高軍的辦公室有越來越多這樣的人物為了發行渠道造訪。
“包裝景甜的山西煤老板多厲害,賠進多少還往里投。《我的美女老板》賠了,《戰國》賠了,現在投《終極解碼》又是一億。《戰國》那一個億就血本無歸!”高軍說。
大量資金的介入,在攪亂影視圈一池春水的同時,遠沒有要通情達理的意思。“業外資金現在投了至少超過電影總數的50%,我沒有具體統計數據。”盛世新影總經理蔡元說,“太多不懂這個行業的資金往里面愣沖,平均一天半上一部片子,誰會有空間?還有大片還有美國片,你的空間有多大?”
在多數電影人看來,電視劇公司雖在市場化程度上不及電影,但業績上至少比電影要更安全。但電視劇公司顯然并不這么看。“外行看起來這個行業很熱鬧很光鮮,真正有錢的人對他來講也不是大數目。但他不知道,這個市場5%的企業可能是能掙錢的,20%能保本,通過各種關系能消化,70%的虧損就不是一般虧,那是你倒貼錢也賣不掉。”長城影視總經理趙非凡認為。
圈地運動
高軍辦公室的財務總監徐鴿鈴著實很為高軍對媒體的開放態度感到緊張。當高軍突然談及第二天要去看平谷那塊地時,這位女士立馬接過話茬沖記者說:“那還是沒影兒的事兒呢!”
不只是新影聯,位于京津冀三省交界的平谷最近已獲得不少影視公司老板的青睞。不久前,大唐輝煌影業創始人王輝也曾向《創業家》表露自己在平谷的產業園計劃——通過王輝投資的另一家公司拿地,并在上市募資完成后進行收購。最新消息是,它已于2011年12月15日和小馬奔騰同天向證監會遞交了上市材料。
對于所有準備上市的公司而言,除基礎制片業務的急劇擴充外,影視全產業鏈都會是他們上市計劃中必然講到的故事。“從最早的項目研發開始,我有項目研發的能力,制作然后到營銷、發行、終端,在制作發行當口上有兩個分支,一個分支是藝人經紀,一個分支是后產品。你想畫餅可以,但是在所有分支里面你至少要占兩到三個頭,然后你來畫一張大餅,說你圈了錢要把整個產業鏈做透。”蔡元說。
正如蔡元的分析,制作業務的劇增,加上關聯業務拓展,成了當下急于上市的影視公司的通用公式。然而對于電視劇公司而言,在產業鏈相對非市場化的情形下,他們的選擇寥寥。
如果有什么計劃是對眼下影視公司最具誘惑力,但又最不愿正面對公眾提及的,那一定是圈地。
據國內某關注文化創意行業的投資人透露,影視公司圈地已成為行業的潛規則之一,但操作手法不一:“真正的圈地并不是用上市的主體來做這個,可能是說資源置換。很多影視文化公司到哪里拍電視劇?政府可能額外給他一塊地,他用另外的公司去拿。我是不贊同去拿地的,說不定今后成為上市的障礙。”
除大唐輝煌外,繼華誼兄弟(15.530,-0.17,-1.08%)宣布上海的“華誼兄弟文化城”和蘇州的“華誼兄弟電影主題公園”計劃后,2011年11月,華策影視也宣布將與海寧市政府合作成立海寧中國武俠(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同時,已經計劃主板上市的長城影視的諸暨國際影視城計劃也正提上日程。
趙非凡表示,諸暨的影視城計劃還在與當地政府的洽談之中:“主題樂園最近也抓得比較嚴,這塊也不是主業,以后發展當中會有一些,華誼、華策上市之后都想往這個方向走。原來文化產業都是一個無形資產的感覺。現在去橫店拍戲,全中國影視企業,光橫店就有六七百家,都沒地方可拍。大多數影視公司都還是會想往這個方向走。”
趙非凡透露,影視劇產量的急劇增加,使得國內現有的影視基地排期已經非常緊張。于是,對于年產量已經達到十幾部片的影視公司而言,找一個固定的長期的拍攝園區,成了眾多有上市計劃的影視公司的選擇。
無論是包裝為文化城、主題公園、產業基地還是影視城,老板們都試圖合理化自己的圈地夢想。譬如華策影視董秘金蹇就這樣對記者說:“產業園肯定是好事。十一屆六中全會又提出鼓勵產業園的政策,這個東西很匹配,跟整體大方向也是一致的。”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圈地路線仍將是目前最能令人感到安全的投資,尤其在電影電視劇都能眼見天花板的影視圈里。
“中國影視業不會永遠都是不死鳥。所以上市公司即便已經上了,過幾年銷聲匿跡也很正常。”高軍嘆道。耳順之年將至,面對中國影業此刻的聒噪混戰,他看來既像一個當事人,又像一個旁觀者。
推薦閱讀
六間房:喝血的行業打折也融不到資 文/本刊記者 盧旭成 也是在2008年,當整個視頻網站行業都被認為沒前途時,彈盡糧絕的六間房CEO劉巖辦公室里坐滿了債主。劉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你們要錢,我能理解,我有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軍的辦公室:影視熱綜合癥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228/3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