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存調整主要對沖外匯
周小川認為,現在準備金率下調的空間還很大,但是否使用這一工具,要看市場流動性的情況,考慮外匯占款、國際收支平衡和對資本流動產生的影響。
3月12日上午十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胡曉煉、副行長劉士余、副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北京就“貨幣政策及金融改革”接受了中外記者的采訪。
2010年第四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央行曾五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然而今年2月24日,卻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了約4000億元資金。市場紛紛議論,貨幣政策是否有所轉向,并猜測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時間與力度。
對此,周小川提到,絕大多數情況下,“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并不是表明貨幣政策是松或是緊”,調節準備金率是為了調節市場上的流動性,“近年來,存款準備金率工具的使用,主要和外匯儲備增加或減少所產生的對沖要求有關。”
他舉例,某段時間里,如果國際收支順差比較多,中央銀行會買入較多外匯,此時就需要加大對沖力度,也就是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反之就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請大家注意,這個關聯是比較重要的。”周小川強調。
對于影響貨幣政策的因素,周小川認為,在最近五年全球經濟危機中,貨幣政策與國際經濟形勢的關系非常密切。因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已經非常高,資本流動非常活躍,所以這些都會對貨幣政策產生重要的影響。
“當前的國際經濟復蘇的進程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央行會密切的觀察和分析。”周小川說。此外,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走勢,以及地緣政治、中國內部因素也是影響貨幣政策非常主要的因素。
對于繼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周小川認為,相比1990年代6%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其他國家的存款準備金率水平,現在準備金率下調的空間還很大,但是否使用這一工具,要看市場流動性的情況,考慮外匯占款、國際收支平衡和對資本流動產生的影響。
批發性業務利率市場化
胡曉煉說,目前規劃里,批發性業務的利率市場化可能會推進得更快一些,對貨幣市場,可能會通過增加新的金融產品來使利率更具靈活性。
利率市場化是金融市場改革的長期話題,兩會中民間金融的放開讓這一話題再度被熱議。
胡曉煉對此給予了積極的信號。她表示,在今后特別是在“十二五”規劃的過程中,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一定會繼續向前。在目前的規劃里,批發性業務的利率市場化可能會推進得更快一些,對貨幣市場,可能會通過增加新的金融產品來使得利率更具靈活性,同時金融機構的一些產品創新也促進了利率市場化。
1998年以來,貨幣市場同業拆放利率、銀行間債市的企業融資利率不斷放開,外幣存貸款利率,貸款也已部分放開。
“批發性業務利率已經市場化了,比如國債,銀行間的拆借等。”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解釋,利率市場化中的批發業務,指的是銀行間的資金拆借,或央行和銀行間的業務,范圍是在貨幣和資金市場,屬于業務中的上游業務;而銀行的貸款屬于下游業務,無論企業大小,均為零售業務。
他認為,若要進一步完善,可考慮推進債市的統一,“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大市場的交易主體不相同,造成價格不合理。”
對于胡曉煉所提到的新金融產品,郭田勇認為可提供更多的避險工具,讓交易機制更有彈性,如引進一些金融衍生品,如國債期貨、信用風險緩釋合約等。
不過利率市場化需要考慮一些條件。胡曉煉列舉了主要幾項,包括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自我約束、財務的硬約束能力,以及建立存款保險制度。“這些滿足后,才能在利率市場化之后保持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她說,推進的時機上,還要考慮國際形勢所直接影響的資本跨境流動對利率市場化推進速度的影響,以避免不同的因素相互沖突,但是,“利率市場化并非等到所有的條件都具備以后才進一步推進。我們的看法是,這種推進和條件的成熟是相輔相成的,都是在一步一步做的過程中往前走。”
人民幣匯率是外界關注的另一個熱點話題。
周小川重申,市場供求關系對于匯率的形成正在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民幣的升值與否主要取決于市場的供求關系,“總的來講,人民幣匯率越是接近均衡點,市場供求就會起到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說要允許和鼓勵市場供求關系起到更大的作用,央行在市場中的參與和干預的程度會有序地減弱,這樣可以更加體現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在外儲投資方向上,易綱表示中國對于歐洲的外儲投資還將繼續,這是延續了中國外儲投資一直堅持的多元化的貨幣和資產配置原則,這一原則在歐債危機后并未改變。而對于日本的投資會更多考慮互利共贏原則,根據日方對日元的升值反饋進行調整。
推薦閱讀
剛走馬上任農業銀行董事長不久的蔣超良有些低調。我到農行不久,還在加緊學習研究,你們不要給我出太難的題目。3月7日上午,蔣超良接受本報專訪時笑稱,但他對記者的問題并不回避,縱論宏觀經濟、銀行業經營形勢、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周小川:準備金率下調空間還很大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313/3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