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商業都有快感
郭敬明應該是目前中國極少數名利雙收的作家。從2003年他伙同朋友籌建自己的工作室,如今,已經演變為上海最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版《最小說》、《最漫畫》、《文藝風賞》、《文藝風象》等雜志。去年,該公司年收入達到1億元,凈利潤2000萬元。公司運作的成本很低、利潤卻很高,不少投資人找上了門。
良好的商業感幫了他的忙,不僅是經營公司,在自己創作中,郭敬明也有敏銳的商業意識,他知道什么樣的題材最有價值。
2011年,“響想電影”拿到《小時代》三部曲的影視版權,花費將近千萬元。梁東說,“我們花了半年時間才拿到《小時代》三部曲的影視版權,這個項目很難拿到。”此事傳開,天娛傳媒CEO龍丹妮第一個打電話給郭敬明,為失去這么一個香餑餑而表示很不滿。郭曾經是天娛傳媒的簽約藝人。
“《小時代》系列在我的作品里面算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它的題材非常的現代都市化,很適合當下的閱讀環境和影視化的需求。當初題材被確定下來之后,其實我心里就知道,它是一個很適合影視作品的題材。”郭敬明說。
這也是在梁東眼里,《小時代》三部曲最大的商業價值所在。連續三年的暢銷小說,戲劇性強,市場定位清晰。至于那些年輕的消費者,“他們的血是熱的。”
梁東打算花三到五年的時間,把《小時代》三部曲升級為熒幕上的明星產品,包括電視劇和電影的套拍、話劇、網絡劇,甚至衍生產品開發。“有品牌的項目比沒品牌的項目好很多,一個品牌幫另一個品牌,《小時代》1.0幫2.0,2.0幫3.0。電視劇對電影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廣告,四五個項目,一個幫一個,可以越做越大。”梁東把“響想電影”定位成一家影視品牌管理公司,只負責品牌運營。
買下版權以后,為找出資方,梁東幾乎跑遍投資圈。最后一家名叫中聯傳動的影視公司同意為《小時代》三部曲的影視計劃買單。據說,整個投資額將達到3億元。
和很多傳統作家不同,郭敬明并不為自己的作品是否深刻而糾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郭敬明并不忌諱,“我最擅長給讀者帶去愉快的閱讀體驗,我不擅長剖析社會,別讓我寫深刻的東西。我的作品就是讓大家去享受青春美好的故事,去享受閱讀小說的快感。”
他同樣熱衷于研究商業。
“我并不覺得商業是一件很罪惡的事情。雖然媒體經常說,中國很多企業家都有所謂的原罪,但是至少我自己不會有這樣天生的道德背負。”郭敬明說。
然而,從作家到企業家,郭敬明還是走過了一段試水期。除了對企業家身份的自我認同需要過程,管理團隊的經驗是需要彌補的一塊。
曾經有一段時間,公司擴張太快,郭敬明開始感覺到不適應。2007年,公司團隊核心成員之一Hansey和簽約作者落落,先后離開郭敬明。這在行業里引起了軒然大波。
“公司從一開始管理者都是年輕人,就是我的一幫朋友。我們也是一路學習,一路成長起來的,大家都習慣了情感管理的模式。”郭敬明說,有人勸告他,公司要逐漸形成制度,形成規范,郭敬明于是開始轉換管理模式,但很快發現了問題。
“忽然有一天,整個公司公事公辦了,大家合作起來顯得很冷漠。以前他們只是我的下級,突然有一天,他們的身份也轉換成互相的上下級,大家都會有一段比較迷茫的磨合期。”郭敬明說。好在經過那個陣痛,他已經走過來了,曾經離開的人,又回到了公司。
“作為一個寫書、創作的文人,他能把創作和經營同時搞好,這是我特佩服他的地方。”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說,“這種人很少見,但是郭敬明是一個。雖然詳細的運作情況我不知道,起碼他有這個心把兩件事融合得比較好。我覺得這個很牛。”
如今的郭敬明,很享受作為商人的自己。
“公司是有規則的,你要研究出這些規則,理解這些規則,然后再用這些規則去打敗你的對手,去搶占你的市場份額,它是一種很理科生的血淋淋的快感。”
爭議成就了他
80后作家、新概念、商人,郭敬明身上有太多符號。
郭敬明因1990年代末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而跳出,2000年出版的中篇小說《幻城》助他成名,此后連續出版《夢里花落知多少》等長篇小說,名聲大噪。郭敬明等人被定義為一個新的群體——“80后作家”、“暢銷小說作家”。社會關注,媒體采訪,紛至沓來。
“基本上整個社會的資源都在向你傾斜,說得難聽一點,你想不成名都難。社會需要這樣一個人,時代把我們塑造成了這個樣子。”郭說,“當然,時代給了你機遇,還是看你個人能不能抓得住。”
如今,時代已經遠去。郭敬明向《創業邦》分析道,“今天再出來一個80后作家,沒有人覺得很新奇,少年成名大家覺得很正常,不會過多去關注你;你也不一定就寫得那么好,寫到了那么好,也不一定有那么好的一個商業頭腦。說得再不好聽一點,有些作家可能寫得很好,但形象不一定適合時尚的活動。所以很多條件都會限制下一個郭敬明的產生。所以這種條件越多,產生的年代可能就越久,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與此同時,附著在他身上的一系列東西,引來了太多爭議,比如拜金、虛榮、明星做派等,因與傳統作家的身份不相符,所以,郭敬明大紅大紫的10年,充斥著各種質疑和謾罵。他喜歡在網上秀自己的衣服、化妝品,甚至天價湯臣一品豪宅,都會引起媒體和一些人的非議,這些非議讓郭敬明成為一個爭議人物,客觀上幫助他維持一個作家的名氣。因為喜歡名牌,形象好,郭敬明甚至還代言過一些名牌產品。
“大家覺得你不應該賺錢,尤其這些錢是通過寫書得來的。但是國外的作家都是富得流油,J.K羅琳、村上春樹等,每一個都是腰纏萬貫的人,他們都覺得那很正常,大家也很尊敬他們。”對此,他的態度是,“雖然這些爭議一直存在,但是我們不愿意去妥協,因為我不覺得自己有什么錯,我是憑著我的雙手去工作,花了很多的心血,然后我賺到了這些收入,沒有人可以來指責什么。”
對他的輿論,也一直呈兩極分化之勢。《南方周末》曾經對郭敬明做過一次專訪,標題就是《捧我的人把我捧上天,踩我的人把我踩成屎》。
“我不希望大家提到郭敬明,就想到他是一個示范標本。我不想做一個模范生,我想做一個開心的人。所以,我從不掩飾自己身上的一些缺點,比如別人眼里所謂的虛榮、拜金,或者就是一些個性的張揚。”
推薦閱讀
量子飛躍公司CEO、百度聯想獨立董事、索尼公司顧問委員會主席出井伸之(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浩鈞)4月10日消息,在今日北京舉辦的全球IPv6高峰會議上,原索尼CEO、現量子飛躍公司CEO出井伸之表示,到2020年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郭敬明:最商業的作家 最文藝的商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410/49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