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長久“打車難”現象催生打車軟件
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誰沒遇到過這樣的窘境:車水馬龍,望眼欲穿,卻招不到一輛空車,苦惱無助。一個尷尬的事實是,一方面是打車人抱怨空車難求,而的哥卻抱怨客人難拉,“空駛”的成本越來越高。現代生活瞬息萬變,但打車這件事似乎還停留在“工業時代”,無法跟上當代人惜時如金的步伐。
出租車行業成為積怨最深的領域之一。
這也成為了移動互聯網最容易帶來突破的行業,試圖用新的業務模式去改變原先陷入僵局的傳統行業,新技術結合傳統服務,徹底改變用戶體驗。近兩年,伴隨智能手機的普及,出租車實時預訂軟件應運而生,在歐美出租車行業,手機打車軟件Hailo、GetTaxi和Uber等都成功“圍剿”了打車難城市并獲得不錯的成績。
成長:打車軟件遍地開花
去年開始,一股新風吹進了國內龐大的出租車市場,國內的打車軟件開始萌芽成長。
這些打車軟件大多發展于打車難最嚴重的城市,快的打車、搖搖招車、打車小秘、百米打車這幾款是目前認知度最高,推廣較成功的應用。
這類APP一般都有兩個客戶端“乘客端”與“司機端”。以快的打車為列:乘客端可以通過GPS定位所在地,然后設置好目的地后,發車打車消息。而附近的裝有司機端的出租車就能夠收到打車消息,選擇是否接單。有司機搶單后,乘客便能夠看到這位司機的車牌號,以往乘客給出的信用評價、車距等信息,雙方可以通過語音或者電話的方式溝通。三步下來,雙方便能達成交易。
發展:打車軟件首破百萬訂單
打車APP的出現仿佛一陣春風,讓打車者與司機都嘗到了甜頭。其發展勢頭兇猛,短時間內司機與乘客的安裝數迅速增長。
近日,記者發現“快的打車”在微博上發起了#百萬訂單狂歡季#的送禮活動。據了解,這家誕生于杭州的手機打車APP公司的累計叫車成功數已突破100萬。這對于打車APP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里程碑,也說明了移動互聯網對改變傳統行業的巨大潛力。
2012年8月,快的打車正式推出,是國內第一家有加小費功能的打車應用。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覆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鄭州等十個大城市,成為覆蓋城市最多的打車軟件。在上海,快的打車的覆蓋率就達65%,成為時下魔都最熱門的打車APP。截止目前,快的打車的司機總數達到了10萬左右,乘客數突破50萬,每日的訂單量有5萬左右。
快的打車的運營負責人趙冬就曾寫文分享推廣心得:帶著遮陽傘、推廣宣傳單頁、給司機的小禮品、成箱的礦泉水、還有放著《愛情買賣》的大喇叭,浩浩蕩蕩殺到了司機師傅集中吃飯的服務區……正是這些接地氣的推廣手段,才能了解乘客與司機雙方的需求,贏得口碑。
競爭:燒錢、圈地、混戰
當然,目前的打車APP并沒有做到一家獨大的局面。各個打車軟件都忙著擴張自己的疆域,拿下市場大份額。光是上海一個城市,就有不下5家軟件在爭地盤。
為了生存與圈地,各家APP之間的競爭已到瘋狂程度:地推團隊“蹲點”的哥聚集地,派美女送油送米送流量、給司機贈送虛擬訂單、補貼乘客話費紅包、送推薦費、甚至因沖突上演全武行……
前不久就有媒體曝光,不少司機收到某打車軟件群發短信:要求司機不要安裝其他打車軟件,其語音系統近來也時常插播類似的內容。而在近期舉行的一些線下活動中,在發放禮品之外,該打車軟件的銷售人員也會偷偷地將司機手機上的同類軟件卸載。
在風投資本的持續熱捧下,這種求生競爭已經白熱化,為了洗清這局牌面,也是不可避免的階段。
政策:政府的干預導致前進遇阻
有市場必有政策,互聯網升入傳統行業,熱火了,免不了政府干預。
4月中旬,北京市交通部門開始對部分打車軟件的“加價叫車”業務將行清理;同時,武漢市交通局客管處,要求各出租車企業對使用加價打車軟件的駕駛員進行監管,督促他們嚴格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收費標準;5月12日,南京市客管處表示將嚴打叫車軟件的加價服務。日前,西安出租車管理處率先表態:這種第三方叫車軟件確實是一個新的服務平臺,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目前不統一推廣。
其實,“打車難”需求永遠客觀存在。政府與市場,這“兩只手”缺一不可。對于諸如“快的打車”等“加價叫車”軟件和行為,政府也不能簡單地“嚴打了之”,應當研究其背后的市場規律和現實需要,加以合理引導、法律監管。如果能合理滿足一部分市場需求,不也是多贏之舉么?
未來:有需求就有市場,盈利模式尚顯模糊
一個產業的發展必然要經歷一次次暴雨的洗禮,打車軟件正在經歷,惡性競爭、同質化發展、政策打壓等一系列問題。接下來,這片市場還得經歷各家軟件的廝殺拼爭,隨著推廣的深入,打車軟件必經過一次生死劫,改變現在混亂的局面。
正如快的打車的COO趙冬在一次打車軟件沙龍中說的:“最多一年,快的話只6到?8個月,打車軟件就不會剩下多少家了,乘客手機上不會同時裝超過兩個的打車APP。”
推薦閱讀
美運營商Virgin Mobile促銷iPhone 4/4S
[db:內容簡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apple/2013-07-05/27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