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hone?誕生到現在還不足?6?年時間,但它產生的巨大影響已是有目共睹:它改變了我們看待運算的方式,征服了手機市場,并把蘋果從一家在?PC?行業中處于相對劣勢的公司轉變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盈利能力最強的企業之一。 雖然從銷量來看,iPhone?從來沒有能坐上智能手機世界的頭把交椅,但是這個市場上的利潤卻有很大一部分落入了蘋果的腰包。不過,就像擔心自己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的中年人一樣,iPhone?的增長趨勢也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很多人都呼吁蘋果采取一些措施來應對這樣的狀況。 有些人認為,蘋果需要推出一款低價?iPhone,以吸引那些嫌?iPhone?價格太高而沒有購買它的人。 通常情況下,這些人屬于兩個完全不同的類別:第一類是收入較低的用戶,他們對昂貴的電子設備沒有那么強烈的購買欲望;第二類是新興市場的用戶,比如在印度和中國這樣的地方,新的中產階級的購買力還不足以負擔得起?650?美元(約合人民幣?3992?元)的手機。 而蘋果的主要競爭對手三星公司卻是這些市場上的霸主。通過提供更便宜的手機和更多的機型,三星非常迅速地提高了它的市場份額。

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腦細胞,你就可以看出上述說法的破綻。其實蘋果已經提供了便宜版本的?iPhone:每當新一代旗艦?iPhone?推出時,之前的老機型就會打折。比如說在很多國家,iPhone?4?的裸機價格可能只有?iPhone?5?的一半,如果你愿意簽兩年合約,可能還會享受零首付待遇。 當然,即使?iPhone?4?的價格降低到這種程度,它還是比最便宜的?Android?手機昂貴,而且它采用的技術也已經有?2?年歷史了。 但是,如果價格真的那么重要,用戶還是可以選擇老款?iPhone,它雖然有點過時,卻仍然可以代表過去十年中最好的硬件產品,更不用說軟件了:如果你想要一部運行?iOS?而不是?Android?的手機,你就只能掏錢去蘋果那里買。 在我看來,蘋果需要推出價格更便宜的手機這個說法有點偏題了。真正的問題是:為什么可以買到不太昂貴的老款?iPhone?時,有些人(或者甚至是大多數人)仍然會選擇三星?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復雜,可能跟消費者心理有很大的關系。我敢肯定,很多人選擇三星的原因就是“它不是蘋果”,iPhone?已經成了為某種“街機”,挑選不同的品牌讓這些人覺得沒有與別人千篇一律。當然,三星的“新”產品價格比蘋果的“老”產品還要低,這也是一些人選擇三星的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蘋果手機也具有令人難以忽視的吸引力,正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它,它才被視為價格不菲的“負擔得起的奢侈品”。使用一部?iPhone(甚至是老款?iPhone),其精良的做工,出色的軟件,以及良好的口碑,都不會遭人輕視。

蘋果不會僅僅因為這些理由,便開發一個質量縮水的“掉價”iPhone。如果蘋果通過降低產品質量,來滿足不太富裕的用戶群的需要,它不僅會在利潤方面遭受損失,而且對于那些將蘋果產品視為身份象征的人來說,它的吸引力也會降低。 此外,即使蘋果通過降價增加了銷量,它也很難在走低端路線的同時保持它的創新精神。 同時,三星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有條不紊地針對不同的細分市場推出了特別的設備。這個方法不太可能催生出像?iPhone?那樣具有創新力的東西,但只要三星將自己的手機定位為全功能的,但價格低廉的,可替代蘋果的東西,它就是行之有效。如果蘋果推出了“掉價”iPhone,那簡直就是在給三星的幫忙。 不過,在所有相關的傳言之中,卻存在這樣一個事實:蘋果的增長勢頭正在放緩,原因之一就是它僅僅征服了比較高端的市場。而高端市場上剩下來的需要吸引的顧客也越來越少。(有趣的是,已經購買了?iPhone?的顧客不太可能很快改用其他品牌。) 如果蘋果要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它就必須對手機市場的其他部分采取一些措施。在理想的情況下,蘋果的增長應該有兩個目標:提高自身的利潤,同時打擊競爭對手的銷售量。
(圖:iPhone自2011年以來的銷量)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蘋果爭奪市場份額不是為了贏得夸耀自己的資本。相反,它總是利用品牌效應來爭奪市場,創造可觀的利潤,并提高品牌價值。 另一方面,三星的策略是薄利多銷。要真正對三星發起迎頭痛擊,蘋果就需要讓其產品變得更加實惠一些,以便蠶食其對手的出貨量,打擊三星薄利多銷策略的成果。 因此,蘋果真正應該推出的是這樣一款手機:它的價格比?iPhone?旗艦機便宜,但其本身也是一款優秀產品。它的功能是專為某個細分市場設計的,而不是?iPhone?旗艦機縮水而成的。 幸運的是,蘋果很擅長玩這種游戲。我們應該記得,該公司在它涉足的每一個產品類別,都很好地滿足了多個層次的市場:iPod?系列有多種型號,每個型號都在一個特定的價位上提供一組不同的功能,iPad?也有了?mini?版本,它的成本更低,但功能仍然很出色,而且有些?iPad?機主也添置了?iPad?mini;Mac?既有家庭用戶機型,也有專業用戶機型,不同的機型針對不同的客戶群。 蘋果的產品其實一直都在遵循同樣的增長模式:首先,蘋果用一款創新產品殺入一個市場,最開始機型很少,只在顏色、存儲空間這些方面略有不同。后來,當蘋果在這個市場的地位得到鞏固之后,它就會增加機型:減少一些花哨的東西,但仍能保留其高價位機型的核心功能。 舉個例子來說,iPod?shuffle?的價格即使只有?49?美元(約合人民幣300元),也比很多同類產品貴了一倍。不過對于很多用戶來說,20?美元只是一筆小錢,添上這點錢,他們就會獲得一個蘋果產品,除了感覺很酷之外,還可以享受完善的?iTunes?生態系統——迄今為止最好、最簡單的音樂購買方式。 同樣的策略如何應用到?iPhone?上呢?這很難說,因為智能手機市場成熟的速度非常快,人們對產品的期望值也相當高,沒有屏幕的?iPod?touch?仍然可以執行其主要功能(即播放音樂),但沒有屏幕的智能手機甚至不能稱為是“智能手機”。 盡管如此,鑒于蘋果歷史上的成功,我們仍然可以推斷,該公司的計劃并不只是推出一部價格更便宜的手機,所謂的低價?iPhone?應該是一款面向特定用戶群的出色產品。究竟是不是這樣呢?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全新iPhone mini概念設計 搭載iOS 7系統
[db:內容簡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媒:把錢包捂好 廉價iPhone未必真的便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apple/2013-07-05/270316.html
1/2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