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上以市場和銷售為導向的公司,為了發展而犧牲公司制度建設的,為了市場而挑戰商業規則的,成為2011年沙灘上的裸泳者。
糟糕的事情都是怎么發生的?
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是硅谷的強硬派,她說話有時口無遮攔。她對中國合作伙伴很不滿意,因為雅虎在中國的事業搞得一塌糊涂。雅虎又擁有阿里巴巴40%的股份。
之后當華爾街的媒體問馬云:“是你偷走了嗎?”馬云回答:“這不可能發生,誰還能‘偷’走什么東西……董事會為此事已經討論了三年,但你要知道,這就像聯合國的談判。”
幾個月后,雅虎的董事會在電話中解雇了巴茨,并且這家日漸衰落的公司可能會被阿里巴巴領銜的財團收購。雷曼兄弟、摩托羅拉、雅虎,一些巨人在倒下。馬云和雅虎就支付寶也達成了和解,看起來他是個勝利者。
但別忘了危險信號。阿里巴巴的董事會顯得問題重重,至少是溝通不暢—成員之一是雅虎創始人,類似的情況一般都會給公司帶來麻煩。而馬云的做法挑戰了游戲規則,他在沒有得到董事會正式授權情況下轉移了公司資產,他的這一舉動令商業界和投資者感到震驚不已。
上一次我們評論失意大公司榜單時,強調了商業倫理的重要性。大公司不該在這方面出錯,健康的企業精神是最基本的,但事實上這次情況并無改善,阿里巴巴只是其中之一。
2010年時中國概念還是華爾街的寵兒,一共有41家公司赴美上市,優酷首日上漲161%.年初時安永預計2011年的情況會更加樂觀,但最終結果是IPO數量要減少2/3,一些公司取消了上市計劃,盛大打算私有化,人人和土豆網的股價從最高點下跌了60%以上。其中部分原因是做空機構認為中國公司并不誠實。
一切似乎又重回陰影之中。之前關于全球經濟已步入復蘇的判斷被推翻了,美國債務評級下調,年輕人走上華爾街抗議。歐債危機的波及范圍在繼續擴大,《經濟學人》擔心歐元的末日是否就要到來。還有日本大地震,許多大公司損失慘重。
對中國來說,它需要繼續保持經濟增長,但通脹情況十分嚴重,為此不得不采取嚴厲的房地產調控和貨幣緊縮政策,這與增長形成一股相反的力量。對于公司來說,它們普遍缺少資金,融資成本大幅上升,無限制的擴張變得不再可能,制造型小企業紛紛倒閉。
中國股市在這一年下跌了22%。
是的,情況有所不同。2010年時市場環境還算不錯,但2011年由于政策等各方面影響市場告別飛速發展,這種變化極其容易暴露一些隱藏的問題。巴菲特說: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2011年我們依然找出20家失意大公司,它們在過去一年過得不怎么樣。2010年我們從公司身上總結了幾大失利原因,例如缺乏足夠的領導遠見會讓企業錯失發展機會或積累管理問題,利用不正當手段進行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產品缺少核心競爭力等。2011年我們會更多從市場變化角度出發,看看錯誤都是從何而來的。
市場變化了,有人在裸泳
經濟、政策、消費者和技術環境都在變,缺乏應變力的大公司成了沙灘上的裸泳者。
一共有4家公司—國美、比亞迪、李寧和雅芳—再度入榜,它們的日子依舊不太好過。國美的動蕩體現在這家公司因高層奪權而頻繁變動經營戰略,但在重回擴張后,它發現被超越的優勢難以彌補,蘇寧2011年前三季度的利潤又是國美的兩倍,在領域表現也更積極,國美喪失了時間。
雅芳也是在戰略上不斷進行自我否定的公司,在做出恢復傳統以拯救局面的決定時,它并未意識到市場格局的劇烈變化和直銷模式本身就已走向沒落的事實。雅芳中國區的業績一直十分糟糕,直銷員數量比2009年高峰時減少25%.公司正在物色新人選,取代現任全球CEO鐘彬嫻。
一年銷售50萬輛的比亞迪公司擁有一個近4000人的銷售團隊是不可思議的,這幾乎是大眾品牌銷售體系的8至10倍。2011年上半年,比亞迪銷量下滑23%,利潤跌去90%,它不得不著手精簡其龐大的銷售機構。
股價顯示了投資者正對公司價值進行重新評估,比亞迪和李寧都有類似遭遇。在激烈的品牌轉型和渠道變革過程中,李寧市值蒸發了60%,并丟掉了自己本土第一體育品牌的地位。
一些公司的問題本來隱藏在中國速度背后難以被發現。北車集團召回存在質量缺陷的54組京滬高鐵動車,綠城和無錫尚德則陷入破產傳聞:綠城是中國負債率最高的大型房地產商;無錫尚德所處的光伏行業走出了黃金年代—這類公司常常作風大膽激進。
這引出了第一個問題。許多今天失意的公司往往曾表現出高速成長的能力,或者說,它們是適合高速發展的市場的公司。李寧所處的行業十年來平均增長率超過20%;綠城在2009年初也曾處境艱難,但到當年底已躍升為銷售額僅次于萬科的地產公司;比亞迪在2009年銷售了45萬輛汽車,而為自己設定的下一年目標就是雄心勃勃的80萬輛。
如果我們重溫一下《基業長青》作者吉姆·柯林斯關于公司衰敗的五個階段的理論,可以看到“缺乏自律,盲目擴張”是第二階段,排在“無視危機,輕視風險”之前。在快速發展時期,比亞迪每年從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招聘數以千計畢業生,以嚴酷的商務政策和瘋狂擴張網絡來獲得業績增長。
有話直說:“以增量掩蓋存量問題”可以在市場發展快速的時候奏效但慢下來時就問題盡現了的打法不會永遠奏效。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家2011失意大公司:阿里 綠城 李寧 比亞迪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211/2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