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學亞馬遜、漢王,也不學盛大,京東進軍數字出版要走“第三條”路。
2月20日,京東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電子書刊業務。按照京東計劃,電子書刊銷售平臺與智能手機/PC閱讀客戶端(LeBook)同步上線。19日,記者隨即通過京東網安裝了LeBookPC客戶端,發現京東“電子書刊”包括“電子書、網絡原創、數字雜志、多媒體圖書”四大類。
市場熱銷的《金陵十三釵》,電子書售價4元每冊,而紙質書定價為29.80元。京東CEO劉強東告訴記者,價格由京東與作家商定,無“統一折扣”一說。
分成模式
劉強東告訴記者,目前LeBook平臺上的圖書有8萬種,預期今年內將達到30萬。他稱,京東目前紙質圖書有90萬冊,未來的目標是京東平臺上所有紙質書,同步有電子期刊的銷售。
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顧問程三國認為,只要京東保護作家利益,作家就愿意通過京東銷售。程認為,“圖書電子化是技術發展趨勢,要擁抱”。
劉強東說京東做電子書準備了22個月:京東于2010年宣布進軍紙質圖書音像領域,其目的是為了銷售電子書。 “如果只做傳統圖書音像領域的銷售,對于京東沒有意義。”他說。
按劉強東的計劃,京東還將進入數字音像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版權問題,進入數字音像市場的時機尚不成熟。
京東數字圖書銷售與傳統出版社采取分成模式,傳統出版社獲得六成或七成銷售收入。為了防止圖書盜版問題,京東平臺提供DRM(數字版權保護)解決方案,根據這套方案,用戶只能下載一次,只能在一臺終端上閱讀,以此保障出版社、作家的利益。
除了以銷售紙質圖書為跳板外,京東“搭班子”的工作早就開始。2010年5月,石濤從卓越跳槽到京東商城擔任副總裁,負責圖書音像采銷部的全部業務。當時石濤任卓越亞馬遜副總裁,分管圖書音像業務。曾策劃出版小說《萬物生長》、《馬燕日記》、《晃晃悠悠》、《支離破碎》等書。
第三條路
不做硬件,不做內容,這是劉強東的第三條路。
程三國將數字出版分為三個模式:一是亞馬遜模式,即電子墨水技術對紙質版式的完全復制,頁數、封面完全一樣,這是電子書1.0;二是盛大模式,是電子書2.0,網絡作者通過網絡創作,網絡閱讀;三是App Store模式,除了網絡生產、網絡閱讀,而且內容呈現形式是多媒體化的,比如視頻、音頻等。
目前主流的是亞馬遜模式,即1.0模式,中國則以漢王為代表。
程三國認為劉強東是第三種模式。劉強東評價京東模式與其他模式的優勢時說,最大限度的整合了硬件提供商與內容提供商,比如電子書、智能手機、平板、PC提供商,以及出版社、唱片公司、影視制作公司。
劉強東說,目前硬件產業已經很成熟,京東要做自己有核心競爭力的東西,即內容運營商或服務提供商。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認為,京東“重商務基因,輕互聯網基因”可能會對京東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拓展形成障礙。19日,記者通過京東官網可以下載LeBook PC客戶端,但在安卓市場、91助手等第三方應用平臺則無法搜到LeBook安裝軟件,同時京東商城客戶端也未對LeBook捆綁下載。
上述分析人士說:如果是一個互聯網公司,在產品發布時,其渠道推廣、市場營銷應該相應跟上,借勢對產品進行傳播,成本會低。
劉強東回答此問題時說:京東的做法是優化客戶體驗,形成口碑傳播,堅決拒絕“刷排名”,多花點時間也無所謂。“刷排名”目前是客戶端推廣最有效的方法。
而劉強東、陳天橋、劉迎建(漢王創始人)面對的共同問題則是盜版,無論iOS平臺,還是android平臺,都充斥著各類盜版類容,記者就曾試用過不下十種免費圖書平臺,有平臺甚至宣稱“上百萬冊免費正版圖書”。
亞馬遜、漢王模式可以通過硬件賺錢,繞開了盜版問題。對于很多用戶來說,與付費正版相比,盜版仍是無法拒絕的誘惑。
程三國認為,京東與目前流行于各種軟件商店的各類盜版運營平臺不同的是,京東有集客(京東網站有海量用戶)與集貨(眾多出版社、作家資源),而正版又是未來趨勢,京東苦戰盜版,終有勝利的一天。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進軍電子書:不做硬件 不做內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221/3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