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門”13名嫌犯昨被判刑
5月16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法院獲悉,此前在阿里巴巴平臺上涉嫌欺詐的供應商進行了宣判,涉案的13名被告獲刑。
據悉,該6起案件中的13名被告人犯詐騙罪,分別被判處1年至3年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別判處了罰金。
濱江法院經審理查明,從2010年9月起,被告人黃建華、林小群等13人分別或者共同從他人處購買了阿里巴巴交易平臺的賬號。
隨后,被告人在該交易平臺上發布大量低價虛假商品信息吸引境外客戶,待客戶通過銀行轉賬匯款至被告人持有的他人銀行卡后,采取發次貨或不發貨的方式對境外客戶實施網絡詐騙,先后對近百名境外客戶進行詐騙。6起案件中,各被告人共計騙取境外客戶美元、歐元、加拿大元、澳元等外幣折合人民幣50萬余元。
事實上,阿里巴巴B2B公司發現從09年底開始,平臺客戶的欺詐投訴有上升趨勢,隨后立即成立調查小組,進行自查,清退了占中供付費會員總量約0.8%的1107名涉嫌詐騙的“中國供應商”客戶,關閉其店鋪,主動向公安機關報案。
雖然“誠信門”事件后,外界普遍贊揚阿里巴巴敢于面對現實,勇于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但阿里巴巴打擊欺詐的行動并未就此結束,從去年上半年開始阿里巴巴在打擊欺詐、捍衛誠信方面不遺余力,與杭州警方聯合拉開了一場聲勢更大的嚴打和追捕行動。
去年4月,阿里巴巴聯合杭州警方在福建莆田等地對嫌疑人進行集中抓捕,搗毀詐騙團伙7個,抓獲涉嫌從事跨國網絡欺詐違法犯罪的嫌疑人36名。
于此同時,阿里巴巴繼續加強賬號安全,設立反欺詐三道防線,預防欺詐案件的發生,包括建立黑名關聯機制、升級認證流程,加固欺詐風險實時監控體系和高危會員識別模型等。
在供應商準入門檻上,阿里巴巴也做出快速調整,推出阿里網規,禁止簽入離岸公司,禁止合同轉讓,禁止個體工商戶簽入。同時阿里巴巴對供應商會員服務購買、賬戶使用、在線交易、信息發布等行為加強了規范。
供應商實名認證、實地認證服務的推出,進一步提升網站信息真實性,保障買家利益。
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誠信安全報告》告顯示,2011上半年國內、國際兩個交易市場電子商務欺詐案件同比下降超過八成,中國交易市場會員誠信比率達99.93。僅中國交易市場,共處理網絡貿易糾紛、欺詐、侵權,帳號被盜等投訴5萬余起,處罰違法違規會員近6萬;此外,還解決近5萬筆貿易糾紛,處罰了3.5萬名不誠信會員。為客戶挽回各類損失人民幣3000多萬元。
阿里巴巴表示,將堅持打擊不誠信商家欺詐行,主動與警方、法院形成聯動,做到主動清查,主動報案,為小企業提供一個誠信和安全的網上交易平臺。
推薦閱讀
【搜狐IT消息】5月18日,騰訊今日正式宣布,公司將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成立6大事業部。其中,電商業務將被分拆并成立電商控股公司,打造超級電商平臺。 騰訊游戲現任總裁任宇昕也將正式被任命為公司COO(首席運營官>>>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518/61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