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任聰)騰訊“抄襲”網易新聞客戶端而產生的隔空對罵已經持續一段時日,隨著事態不斷向前發展,這場抄襲風波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似乎毫無停止之跡象。
互聯網抄襲必然導致產品趨同性比例大大增加,互聯網創新意識的消泯在業內已經屢見不鮮。但像騰訊和網易這樣,本來就以抄襲起家的互聯網巨霸居然以抄襲為理由互相指責,就讓人有些難以理解了。
跨界抄襲多坎坷 網易跟風入漩渦
在這一場場唇槍舌戰中,人們看的眼花繚亂,當事人卻樂得其中。輿論越積極,導向越明確,網站的曝光率就不斷增加。
網易有了新聞客戶端,取得非常好的使用率,跟著出現了其他網站的新聞客戶端。大眾點評、嘩啦啦找到了讓業界贊嘆的盈利方式,網易便隨之推出了相似度極高的飯飯,百度和新京報聯合推出的京探網,都一度引起話題的爭論。通過近日網易發出的聲明來看,網易對騰訊效仿新聞客戶端一事表示深惡痛絕,聲稱騰訊公然的侵權行為屬于流氓行徑。然而現實中,任網易喊破喉嚨也無濟于事,互聯網就是有這種讓人無可奈何的共性,義正言辭的信息共享,背后不知道隱藏著多少企業家和創業者的汗水與淚水。嘩啦啦從07年開始探尋有效的市場盈利方式,到2011年才真正成熟起來,真正的實力是抄襲不來的。
不少專業人士都在預測這起抄襲事件的結果,玩笑似的聲稱,網易本身就缺乏創新意識,好不容易出現一個可以拿出來顯擺的東西,剛剛準備收錢,卻發現這東西已經鋪天蓋地了�,F在,騰訊公司的新聞客戶端是否從App Store下架已經不是群眾的目光所在,反倒是網易接下來的對抗成為了輿論的焦點。騰訊的抄襲已經被業界習慣,幾乎沒有人會認為騰訊抄襲,反而會佩服騰訊的創新和對產品的優化能力。
抄襲智慧誰爭鋒 新浪搜狐也淪陷
推薦閱讀
5月24日消息,1號店副總裁祝鵬程透露,目前1號商城已有超過2000家品牌商入駐,且以每月新增500家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 據了解,1號店2010年第四季度成立店中店事業部,推出平臺策略。目前已經匯集了服裝、運動、珠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中國電商的鴉片精神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524/6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