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途專欄作家:陶小開)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那篇文章《中國改革的兩個歷史循環(huán)》,這兩個循環(huán)式特點就是:1、封建時代的改革是不斷強化集權;2、近代以來的改革是不斷的畫地為牢。
強化集權是中國封建時代改革的共同特點及失敗的原因。中國歷史上有幾次著名的改革,本意和初衷都是為強國富民,但其后,改革往往不可抑制地走向推動集權,走向剝奪民財、剝奪民權之路。漢代鹽鐵專營、王安石變法、張居正界定田畝和廓清賦稅的努力,最后無一不走向與民爭利、剝奪民權的宿命式悲劇。
畫地為牢是中國近代以來改革的共同特點。所謂 “畫地為牢”,猶如孫悟空用金箍棒劃的阻擋妖魔鬼怪的圈圈,抵擋外來文明的全面影響。一百多年來在不同時期,以不同形式頑強存在著。
不同的年代都有著不同的特性,如今的中國當代社會是什么特性呢?而我下的定義是:“嬰兒跑步”。
在我接觸電子商務的年代里,當人問起,電子商務是什么?很少有人能夠解釋其二,但是說到淘寶就有很多人說出其一,從而得出了“電子商務=淘寶”的公式,電子商務自出生開始就沒有停歇過,如今進入紅海的電商,面對的挑戰(zhàn)更是越來越多,而這個早已扎根在從事電商工作的互聯(lián)從業(yè)者的心底的新型行業(yè),也不曾缺乏過“擁護者”,只是在中國這個特別的經濟體制下,走的路比較長遠而已。
中國的電商,想要立足中國市場,要去好好向沃爾瑪學習,學習它熬得住。要不就向百思買學習,愿賭服輸,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市場本是這個樣子,沒有人有資格去教育中國的電商,任何一個人其實都只是這個游戲的參與者而已,懂得遵循游戲規(guī)則的玩家才能通關,具體有多少挑戰(zhàn)呢?還是一個問號。
還記得馬云說過的那個“今天,明后,后天”,就預示這個中國電子商務不是每個人都能嘗鮮的,堅持幾年,活下來就是勝利,但是又有幾個人熬得住呢?
其實中國的電商有不少在創(chuàng)辦后不久就盈利了,不僅包括垂直B2C,還包括B2B,甚至有專注于3C數碼的外貿B2C。同時,經過前幾年的慘烈競爭,中國的電商生態(tài)環(huán)境正在優(yōu)化,未來的兩三年后,中國的多數存活下來的電商達到盈利不是神話,這也是為什么這么多大佬時至今日好這么擁護它的原因。
這年頭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玩。發(fā)生慘烈的價格戰(zhàn),有不理性的成分也有合理的成分。京東淘寶價值千萬的“賭約”,說它合理是因為市場競爭就是如此,只要法律不限制,它就可以打價格戰(zhàn);說它不合理是因為這是競爭過度,不計代價。但現(xiàn)在去說誰對誰錯為時太早,因為價格戰(zhàn)不是一家就可以挑起的,不能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前天在微博上面@周鴻祎和@雷軍說的,這個微博讓我知道,在互聯(lián)網上面,這些人都是一些流氓。
而談到標準產品的垂直B2C,尤其是3C數碼,目前的毛利率在3%~5%,遠低于傳統(tǒng)賣場,而美國可以達到不低于8%,換句話說,在中國虧損的這些電商在美國早就賺到錢了。價格競爭是商家爭奪市場的主要手段,當市場呈現(xiàn)相對集中之后,商家會逐步提升毛利率。這種情形在美國也存在,不是中國特色。作為商家只能接受這個現(xiàn)實,就像我們都知道拳擊運動很殘酷,你如果不想承受皮肉之苦,可以選擇放棄,但不能埋怨這項運動以及比賽規(guī)則。
現(xiàn)在的互聯(lián)網,電商,以及任何大會都變得異常的“陽痿”,“虛火”一冒一冒的,上個月參加的互聯(lián)網站長大會讓我見識到了這一點,電商卻是需要錢砸,但是我也不得不說,這個用現(xiàn)金換來的價值是沒有任何價值的。其實我也可以仰天長笑,如果給我足夠的錢,也可以做幾百億,而且虧得會比別人少。不像雷軍和李國慶一樣,讓人感覺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東西叫做“讓人惡心”,很多企業(yè)內部管理基礎不扎實,一個健康的公司是不需要涂脂抹粉的,只把公司銷售業(yè)績當做最美的東西展示給大家,說明還不夠成熟,給用戶看其實也是毫無意義的。
電子商務開始做的產品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現(xiàn)在很多,不,應該叫做所有,只要有錢的人,都想把產品電商化,說句實話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用電子商務,如今的傳統(tǒng)電商也是打的火熱,而對于那種不存在電商百分之百取代傳統(tǒng)零售的可能性,這是扯淡。傳統(tǒng)零售不單純的指消費,還包括我們走到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享受生活,在享受過程中再進行消費,這種體驗是無法取代的。
上面說到了產品,不是什么商品都可以做電子商務的,而客人也是,不是所有的客人都是電商的客人。任何公司不可能老少通吃,但在多維度的細分市場存在著大量的機會,每個電商公司都要學會在最恰當的時候切入恰當的細分市場。從這個角度來講,市場機會不斷在消失,也在不斷地誕生。
但是面對現(xiàn)在的電子商務市場,紅海一度再紅,個人覺得在未來的電商突破口還是在于零售,追溯到封建時代,原始社會,物物交換才是最本質的東西,而現(xiàn)在電商的主要任務就是固守傳統(tǒng)模式的傳統(tǒng)零售,就像前段時間出現(xiàn)的“手機風波”,百度,360,網易的一度攪亂市場,又讓我得出一個結論:“我做不好的,別人也不想做好”,本來現(xiàn)實的競爭就很殘酷,有對手,而現(xiàn)在的市場也不友好,這個該如何是好啊!
事實上,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事實告訴我們,互聯(lián)網的魅力就在于不知道邊界在哪兒,不知道未來會向哪兒發(fā)展。這樣才比較好玩,如果有人去掌控這個游戲的話,那你說別人還玩什么?所以還是所有人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最佳。所以以前以及現(xiàn)在在預測或者在判斷的專家們其實都是在違背互聯(lián)網規(guī)律的。
首先談到原始社會的物物交換,而這個確實離我們太遠,就拿傳統(tǒng)行業(yè)來講,客戶幾乎是現(xiàn)成的,只要門店開張,不做宣傳都有人進來,無非是購買行為發(fā)生與否或者買多買少的問題,這就取決于你的定位和定價,或者說取決于產品。而所謂的互聯(lián)網基因,就是知道你網上的客戶長什么樣、在哪里,一旦搞清楚了,你就具備了基本的互聯(lián)網基因,在這里要談到的是定位問題,互聯(lián)網要的不是定價。做任何事情不要復雜化,一定要用最毒辣的眼光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互聯(lián)網世界有所作為,否則你只會跟著別人轉,今天跟風買地建倉庫,明天跟風砸廣告,后天跟風做社交化。整天在嘗試新模式,結果把自己搞成“邯鄲學步”。
前段時間,樂購網的速途論道就發(fā)起過《傳統(tǒng)行業(yè)進軍電子商務 耐孰何》,其中有學者這樣認為:“傳統(tǒng)產業(yè)可以在互聯(lián)網上有所作為,因為他們具有某些電商尚未完全具備的先天優(yōu)勢。依我的經驗看,大多數電商的供應鏈前端不夠強,尤其是那些標準化產品。因此他們要經歷陣痛,看有沒有革自己命的勇氣。事實上,電子商務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只是傳統(tǒng)零售業(yè)的配角,革不了它的命。”
推薦閱讀
近期的淘寶新聞中,一則捷易通第五代讓清倉店鋪柳暗花明的文章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記者也對那位傳說中起死回生的店主和捷易通第五代(www.jyt518.com)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大家去這家店鋪看看捷易通第五代金牌代理: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速途專欄:中國電子商務改革的新浪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525/63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