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阿慧)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大會,是具有開創意義的第一屆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作為京交會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云集了電商各領域精英,有凡客陳年、小米科技雷軍、沃爾瑪Philip C.Behn、瑪薩瑪索孫弘…電商業內明星齊聚一堂,共商電商發展之大事。
然而,此次風頭盡顯的,不是他們,而是他們總結出的電商行業大趨勢。
價格戰與被“價格戰”
5月29日,京交會上凡客誠品CEO陳年,在談及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價格戰時表示,電商平臺之間必然要進行價格戰,虧損也是必然的。他甚至認為,現在電商平臺的虧損還不夠,“中國電子商務別說下一步、今天就必須開始打,可能未來價格戰會更加慘烈”。
恰如陳年所說般,如今電商市場上,價格戰仍是國內電商圈地的最主要方式。蘇寧易購、國美系、天貓電器城、京東、易訊等多家大牌電商掀起了高達58億元的價格戰,近日京東又拿出10億元做暑期活動。戰火由3C領域開始蔓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線下3C家電廠商的定價機制。
除自愿參戰的電商之外,其他部分電商為保護既得市場份額,被迫加入價格戰。讓這些企業難過的是,價格戰不僅僅產品過度讓利,用戶體驗必須與原來保持高度一致,物流、倉儲、客服、包裝、小禮品等這些需要花錢的大頭都必須與之前保持平衡。若服務質量下降了,那么企業也就失去了參戰的意義,“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慘境將會再次上演。
在京交會上,除陳年外,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也明顯支持價格戰,他在會上表示,“打不打價格戰是市場行為,消費者喜歡便宜的價格,市場有這樣的需求,企業就會迎合這種需求,只要不損害消費者利益,不降低服務質量,不傷害供應商利益,都沒有關系。這不是企業自己說了算,要看市場環境是怎樣的。企業可以自行選擇”。
過度價格戰并不可取
為爭奪市場份額、瓜分網購用戶,各電商紛紛以“價格”為劍大打出手,在一個叫做電商的江湖上廝殺,都欲爭得江湖上的一席之地。“降價”這把寶劍雖提高了企業銷量,但并不能保證給企業帶來恒久遠的利益。
當然,價格戰并非一無是處。在目前電商跨界混戰的情況下,價格利器能夠協助電商留住既得市場份額或截流新的市場份額,在短期內能夠帶來銷量的快速增長,增強網站流量的同時,能夠增強用戶黏性。
目前,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程度還不夠,各電商企業發展參差不齊的現狀,品牌過度曝光和推廣導致揠苗助長式的悲劇誕生,從目前電商現狀來看,以價格為主的競爭手段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企業經營一定要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一切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行為,包括適當的品牌曝光、廣告推廣以及適當的讓利回饋消費者,都是可取的。這也是對消費者和社會負責任的態度。對于消費者來說,一味打價格戰只能獲得短暫的實惠,其在質量和服務方面獲得保障將有風險;對于企業來說,過度品牌曝光、推廣過度以及低于成本的銷售價格將會使企業陷入虧損的惡性循環中,不能自拔。包括過度價格戰在內的,一切使企業虧損的盲目市場行為是不可取的。
且如今,快遞業巨頭申通、順豐涉足電商,稀釋網購用戶群,京東、凡客也為自家快遞業務搶占市場地位提前做準備,兩大行業間的間隙正在逐漸消失。幾年后,物流將會是未來電商的主要競爭點。
有艾瑞數據為證,從去年起用戶選擇網購的首要因素中,價格的占比較2010年已有所下降,而物流等服務的影響增長6.4個百分點達25.7%。可見,物流已大有超過價格戰而成為重要爭奪點的趨勢。
未來電商:品牌內涵仍需深挖
電商市場上混戰如此,未來電商的路在何方?
互聯網作為新興媒介帶來了用戶習慣的變革,消費者從以前線下購物到線上網購,便利實惠的網購已經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也是電子商務能夠在近幾年迅速走紅的原因。
有需求就有市場,當需求足夠大的時候,在電商市場上,濫竽充數的便不僅僅是產品,還有創業者,這些電商創業者無疑充當了業內洗牌的炮灰。
如何經營企業,成為橫亙在想要盈利的企業面前的一道深刻命題。
作為市場營銷的核心,品牌策略至關重要,品牌化是一種實現差異化、創造可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工具。企業品牌不僅包括形象貼切的名稱,還包括肉眼可見的原料、材質、品質,以及精神層面的品牌理念、品牌故事、設計風格以及企業所想要傳遞給用戶的生活方式。在電商都走快時尚之路的今天,企業對品牌的挖掘多數只停留在品牌表面。
明智的電商企業會在人人欲搶占電商行業制高點的價格戰中,找準市場空白點,為消費者創造對企業產品的需求,讓產品為消費者創造附加值,從服務、產品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企業的品牌內涵,用品牌來沖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但目前處于價格競爭僵局的電商行業,并不必為電子商務的前景擔憂。從正望咨詢發布的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1年度的網購規模達到8090億元,占到了全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4.4%,網購人數達到2.12億,網上購物在網民中的滲透率提高到41.5%。
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2Q1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為1.76萬億元,同比增長25.8%。
雄辯的數據足以說明,電子商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電商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形態,在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涉及到電子商務的內容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王利陽)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今年3月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已經達到3.56億人,占總體網民中的比例達到69.4%。其中,中國智能手機網民占手機網民總數的53.4%。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跨領域爭奪市場份額,品牌內涵仍需深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05/6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