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購物后發差評已經成為一件頗具風險的事。如果你在一次不愉快的網購體驗之后,給賣家發了一條差評,那么你有可能獲得如下待遇:收到一件小孩壽衣、一沓冥幣或者一堆惡臭的穢物,或者每每在夜深人靜時接到“午夜兇鈴”,再不然,你會發現自己的電話號碼成為某咨詢熱線,不斷有人打來求知若渴的電話……
以上都是發生在當今網購過程中的真實故事。出于對發差評者的不滿,賣家用這些方式“惡心”或威脅對方,直到買家將差評改為好評為止。如果這種方式仍無法達到效果,賣家還可以動用各種關系,例如買通網站工作人員,對中、差評采取拖延、關鍵詞屏蔽等方式進行淡化,或者干脆一刪了之。有業內人士稱,網購評價作假已經成為一種業內的潛規則。
賣家對差評的痛恨,心情可以理解。口碑營銷是網購的一個重要特性,由于無法眼見為實,并且空間上相距遙遠,事后追責困難重重,所以消費者往往會根據之前購買者的意見,來做出購物的選擇。因此,顧客評價好壞將會對賣家的銷售業績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而且網絡往往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特點,差評往往會在消費者心中產生放大效應,對購物決策產生負面暗示。所以,一旦有差評出現,賣家就將其視為眼中釘,欲速拔之而后快。這些賣家的做法,似乎是想在網絡世界構建一個沒有差評的和諧社會。
但沒有差評就是一個完美狀態嗎?網購和現實世界的交易一樣,充滿了各種風險,差評對于買方來說,是一個風險提示的手段,對于賣方,則是對其產品和服務的提醒與警告。盡管這個評價制度還有諸多不完美之處,但差評和好評一樣,在網絡世界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同樣重要的作用,一個只有好評的世界,是不真實的世界,好評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在商業活動中,可能沒有完美的服務,也沒有完美的顧客,但卻一定可以有完美的態度。刪除差評的行為,可以理解為過分夸大產品或服務的優點,而有意掩飾其缺陷,這顯然不符合營銷中的誠信原則,其中某些實現手段甚至還可能觸犯法律的底線。并且,刪除差評,對于網店來說,未必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在產品質量和售后都沒問題的情況下,除非來自別有用心的刻意攻擊,否則差評數量會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比例,因為消費者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于一個理智的消費者來說,這個差評的比例并不足以對其購物決策產生負面影響,反而有助于其正確判斷商品價值,進而促成這筆交易。
英國購物評價網站Reevoo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68%的受訪用戶會因為少量的差評而更相信那些好評;95%的受訪用戶如果看不到一個差評,則對哪些好評也會產生質疑。
當然,對于差評置之不理也不是明智的做法,最好的做法是正向操作,積極應對。如果差評是無中生有,賣家可以利用解釋功能,對消費者做出耐心的解釋,這個過程也許很繁瑣,但確實一個與客戶情感交流的過程,如果做好了能讓潛在客戶增加對你的印象分,畢竟大家都是明眼人;如果通過差評,發現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確實存在問題,那就虛心接受,堅決改正,并且讓對方看到改正的誠意和效果。有數據顯示,讓一個不滿意的客戶變成相對滿意的客戶,將會有18%的寫差評的用戶會成為你的忠實用戶,91%的在差評之后得到良好客戶服務的用戶會推薦給他們的朋友。
面對差評,正向操作比粗暴的刪除效果更佳,可以說,刪除差評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產品質量做好,把售后服務做好。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呆子)寫這個題目,不是為了聳人聽聞。而是講一點事實。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商業模式都不可能是無可替代的,都有其時效性。在一定時間之內是可以做到輝煌無比風光無二的,但是過了他的鼎盛時期,他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經濟觀察報:差評刪干凈 好評無意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0/66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