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體報道京東商城于5月30日14時至17時在香港舉行了分析師會議,劉強東等高管及數家券商出席,為京東首次公開募股(IPO)進行最后的沖刺準備。雖然京東官方對此不置可否,但業界普遍認為其IPO已經進入倒計時。京東商城上市對整個中國電商行業會影響幾何?中國電商未來格局與發展又會如何變化呢?筆者斗膽做一些分析和預測。
首先來看看京東商場的銷售情況。2010年京東商場銷售規模為102億,2011年309億,另外據媒體報道,京東商城2012年預計收入為450億元,2013年預計收入為700億元,2015年收入預計為1900-2200億元。這樣的增速無疑成為讓京東商城上市的關鍵因素。
此外,倉儲物流也是各個電商行業激烈競爭的戰略重點,在電商領域甚至流傳著“得物流者,得天下”的至理名言,足以看出物流與倉儲對電商的重要性。可以看到,Amazon于互聯網低谷期時斥資30億美元筑起的倉儲物流高墻,至今仍是其他電商網站難以逾越的門檻。
所以,目前國內B2C都將物流倉儲視為發展的重點,并各自配備了倉儲物流配送體系。自有倉儲物流的建設的優勢在于:提升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例如發貨、退換貨的速度,同時網站規模化后節約電商網站的成本,實為網站平臺的發展奠定基礎。
京東商城在這方面無疑具有快人一步的戰略意識。早在2010 年4月,京東商城就宣布了投資數十億元的上海“亞洲一號”物流中心計劃。2011年繼續在武漢、上海、廣州拿下了總面積超過27萬平方米的地皮,這相當于北京市西城區面積的十分之一。2012年表示年內新開6個物流倉庫,并計劃未來三年內實現全國50-60個物流倉庫的建設。這樣的倉儲物流優勢定會會為未來京東的發展以及IPO上市獲得一定籌碼。
此外,京東商城日前宣布800億家電采購協議,據悉在本次簽約采購中,黑電與白電等大家電產品比重較大,涵蓋冰洗、空調、電視為主的國內一線品牌和國外家電品牌。從這則消息可以看出,京東商城在兼顧拓展的同時,不忘戰略重點。一直以來,京東最為得意的戰略產品正是電器。與多家電器供應商的直接合作,為京東在價格方面帶來了其他電商平臺所無法匹敵的優勢。另外雖然其他多個領域并不一定是京東商城的戰略方向,但是其利用長尾理論來吸引流量轉化為最終消費的目的還是顯而易見。
綜合上述,筆者認為京東商城的上市只是時間問題。同時筆者認為,京東商城的IPO將激活國內電商發展的脈搏。現如今電商B2C的競爭已然是一片紅海,但各家在廝殺與爭斗之后,都在尋找發展出路的道路上迷茫。而京東商城開放模式的成功無疑為中國電商指明了方向。此外中國互聯網赴美上市也處于冰冷期,京東的IPO無疑是破冰之旅,這對中國互聯網業是相當大的振奮。
推薦閱讀
熱絡了兩三年的奢侈品電商行業正在尋求一種更新的模式以獲得新一輪的投資。 6月1日,一個全新模式被試水,奢侈品電商第五大道奢侈品網的第一家線下實體店開業。這種模式現在被稱為“O2O(online to offline)”。第五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1/66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