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協日前發布“我看明碼實價”網上調查報告稱,超過八成的網民愿意以實際行動支持他常去的購物場所推行明碼實價。同時,超過五成網民認為虛標高價、虛構原價等價格違規行為最讓消費者受傷。
調查顯示,在1.1256萬份有效問卷中,86.2%的網民認為購物時實行明碼實價對消費者更為有利。同時,多數網民認為,在治理價格亂象方面,配套法規需要更加嚴厲,社會誠信建設需要加強,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強化監管手段。調查結果還顯示,半數網民認為目前推進明碼實價活動最大阻力來自經營者。
消費者陸先生告訴記者,近期的電商價格戰雖然力度不小,但仍存在虛標價格的現象。陸先生提供的一份來自當當網的訂單顯示,一本在5月中旬售價為34.4元的《中國建筑史》,參加“滿99元減9元”活動后價格調整為56元,提價21.6元,價格漲幅達到62.8%。
“一本書就提價這么多,即使湊夠99元后減價9元,還是消費者吃虧。”身為當當網老顧客的陸先生認為這并非個例。“我郵箱里存了很多降價通知,不少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價。雖然貴不了多少錢,但這說明商家在促銷期間并沒有顯示出足夠的誠意,這樣虛假的減價,還不如不減。”陸先生如是說。
去年“3·15”期間,14家企業簽署《明碼實價自律承諾書》,成為首批明碼實價承諾企業。調查結果顯示,公眾普遍認為承諾企業在遵守相關價格法律法規方面總體要明顯強于其他企業,其中蘇寧電器、京東商城、國美電器、淘寶網、凡客誠品在踐行“明碼實價”承諾方面做得相對較好。
中消協姜天波秘書長指出,實行明碼實價,可以讓經營者從日益加劇、無所適從的價格戰中抽身出來,把專注重點轉移到改進產品和優化服務上來。也可以大大減少消費者對價格問題的猜忌,將消費的樂趣逐漸轉移到體驗產品和服務本身上來。同時,對于社會而言,通過價格誠信促進市場誠信,從而提高社會整體誠信。他表示,中消協將繼續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推進明碼實價工作,加大對明碼實價承諾企業的監督力度,同時支持創建明碼實價示范店、示范街等創新活動。
推薦閱讀
無論何種方式,阿里巴巴都將背負新的債務。未來等待它的,唯有上市來還債,或者把現有的借債轉股。 多年的煎熬后,馬云終于有機會擺脫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5月25日,握有阿里巴巴42%股票的雅虎,同意了將持有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家虛標原價傷害半數網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2/6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