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購物返利,本是一種能令消費者、商家、第三方返利導購平臺多方受益的商業模式,最近卻被接二連三的“返利網站吸金崩盤”事件推向風口浪尖。自今年4月以來,已有10余家上規模的返利網站,陸續因資金斷層被關閉或因涉嫌傳銷被查處。返利網站吸金風波不斷,不僅讓返利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更讓眾多消費者蒙受損失。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查處力度的加深,返利行業或將進入全面盤整期。
多家返利網站涉嫌傳銷被查處
問題
6月12日,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其所屬的“萬家購物”網站,因涉嫌組織領導傳銷罪,被相關部門關閉查處。次日,記者登錄“萬家購物”網站時,發現其主頁已被“關于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代替。
然而,“萬家購物”并不是第一家涉嫌傳銷被查處的“偽返利網站”。
今年4月,江西“太平洋直購網”就曾因涉嫌傳銷被查處;“崇尚空間”、“優家購物”、福建“百分百返利網”也在5月份相繼崩盤;6月,“溫州百業聯盟”、福建“萬商購物”宣告倒閉……這一系列與傳銷相關聯的返利網站,將人們對返利行業的關注推向焦點位置,也讓眾多返利網站陷入真假難辨的境地,一些從事真正返利導購的平臺開始“喊冤”,稱“躺著也中槍”。
13日,“返利網”公關人員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虛假返利行為對真正的返利模式構成了嚴重干擾,不過,目前用戶返利消費的熱度還沒受到明顯影響,返利網自身運營仍“十分平穩”。“369返利網”的一位返點工作人員則透露出自己的擔心普通消費者難以辨認真假返利網站,在一段時間內,可能會對所有返利網站都持懷疑態度,該網站的業績勢必會受影響。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創始人凌云昨日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對不正規返利網站打擊的重點區域在沿海城市,而接下來的查處力度可能會更大,返利行業或將進入全面盤整期。
現狀
全國已有上千網站借返利搞傳銷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購物返利”本是電子商務的一個創新。在這種模式下,返利平臺通過為商家提供宣傳推廣的方式,讓商家提供部分傭金(廣告費),而返利平臺為了促進消費,轉而把部分利潤返還給消費者,實際為一種電子商務效果營銷,返利平臺、消費者、商家都能從中獲得實惠。
據了解,返利模式在國外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2009年在中國逐漸興起,并逐漸受到網購一族的青睞而迅速發展起來。據網易財經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5月,參與消費返利經營的代理商、商家會員、消費者會員人數超過3000萬。
曹磊說,國內的返利行業早期比較“干凈”,但在發展過程中,一些網站鉆了空子,打著購物返利的幌子,不賣商品而靠發展下線賺錢,這實際上是一種網絡傳銷,利用網絡等手段,通過拉人加入,拉得越多就掙得越多,是傳統傳銷的變種。
凌云說,目前,國內的返利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像淘寶、當當等大型購物網站的返利,直接給消費者返點,類似折扣,是一種正常的促銷行為。二是“太平洋直購網”、“優家購物”等,直接通過加盟商交“入門費”獲利,從一開始就是在借電商之名進行傳銷。第三種是“萬家購物”模式,在初期發展階段為正規的返利網站,后由于管理不完善,投機者大量涌入,開始走向“空對空”的金融游戲。
今年5月,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網發布的《2012中國消費返利模式調查報告》顯示,“萬家模式”的網站目前已經達到1000多家。凌云說,最近接到的舉報電話中,還發現有網站直接要求員工繳費并拉下線的行為。
重慶鼎維信息公司CEO馮偉也向本報記者透露,他們公司最近也接到“業務咨詢”,對方稱要按照“萬家模式”做一個網站。
監管
網絡商品交易正在立法
以“萬家購物”為代表的返利網站為何會變異,且吸引越來越多人參與其中?凌云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市場的不可控、有些消費者投機賭博心理重、企業監管不力等因素造成的。
凌云說,公司和市場的夸大宣傳和虛假廣告,是誘導投機的關鍵因素。為了擴展市場,“萬家購物”提出了100%返利的“零成本購物”口號。其加盟商每銷售500元產品,需上繳16%的傭金,這就是“萬家購物”的利潤。而消費者在“萬家購物”每買500元商品,就可得到1個分紅權。2月份,“萬家購物”曾提出,每個分紅權可每天返利1元,實現500天收回全部貨款,達到“零成本購物”。
“這樣的理念必然誘導更多的人參與投機賭博。”凌云表示,在這種模式下,由于存在線上注冊、返利、線下購物的情況,加盟者可以實現“虛假訂單”騙取返利。假如虛假成交額為10萬元,上交傭金則為1.6萬元,按照每天返1/500計算,只要80天就能收回1.6萬元成本,而此后,加盟商就可以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高額利潤誘導投機者蜂擁而至。凌云說,由于公司對市場的監管和控制存在重大漏洞,不能有效地防控假消費、轉嫁扣點,在“萬家模式”中,整個行業有90%以上都是假單,已變成了純粹的投資行為。當公司發現這些漏洞的時候,已經騎虎難下。為了填補前期消費者的返利,公司不得不接受投機者的加盟,否則就會出現資金斷層。
如何使行業重歸“純凈”?曹磊表示,除了商家自律,還得依靠法律進行規范。曹磊介紹,國內首部《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立法意見征集已啟動,屆時,國內網絡零售企業均在立法監管之內,返利導購等電商交易或經營模式也將有據可循。
消費提醒
認準傳銷明顯特征
真假返利一辨可知
普通消費者如何辨別返利網站和以此為名的傳銷或非法集資類網站?
中國反傳銷志愿者聯盟創始人凌云介紹,正常的返利模式是以購物消費為基礎,按照其盈利模式來看,不可能實現百分之百返利的情況,否則,公司會永遠處于虧損狀態。而傳銷模式可能會要求用戶達到一定金額才能返利,多為分期返還,并且依靠后來加盟者的費用實現對前期消費者的返利,如果后期消費者減少,就會出現資金崩盤。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6月17日消息,來自國外媒體的報道,AllThingsD特約撰稿人特瑞卡·德瑞伊(Tricia Duryee)日前撰文表示,有鑒于美國知名社交圖片分享網站Pinterest在今年的快速發展及良好的發展態勢,Pinterest最早有望于今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以返利之名 傳銷傍上電商平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7/6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