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周日發表iPad時尚發現和購物應用Monogram創始人、前亞馬遜產品經理利奧·陳(Leo Chen)的分析文章稱,實體零售店將滅亡,圖片社交網站Pinterest將轉向電子商務,并對未來的時尚科技進行了預測。
以下是文章全文:
實體零售店的滅亡
創業家安德魯·陳(Andrew Chen)近期向我推薦了一則視頻,它也促使我寫下了這篇文章。該視頻是連鎖百貨公司JC Penney CEO羅恩·約翰遜(Ron Johnson)的主題演講,約翰遜是蘋果零售店革命的靈魂人物。他在視頻中介紹了百貨商店的歷史以及為何JC Penney已經處于落后。
不久之前,JC Penney、諾德斯特龍姆(Nordstrom)以及GAP等商店還處于時尚零售的最頂峰。這些零售商以難以匹敵的價格提供了更優秀的產品,零售采購員就像是消費者的個人監護人,這使得店內體驗無與倫比。
接踵而至的就是電子商務。書籍、CD、電子設備等可預見產品推動了亞馬遜等零售商的第一波電子商務熱潮。但是時尚卻落后了一步。當談到服裝時,消費者希望獲得一種可觸摸的到的親身體驗,他們需要觸摸并試穿。即便是零售商提供更低的價格,消費者還是青睞到實體店購物。
但是當B2C賣鞋網站Zappos出現,并提供免費發貨、返貨服務時,一切都開始發生改變。他們鼓勵消費者預訂不同尺寸、不同顏色,在家中試穿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鞋子,然后將不喜歡的返還給廠商。關鍵是免費的。由于提供了更好的產品可視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轉向網絡,尋找他們的時尚需求。
“服裝和配飾預計將在未來5年多的時間成為美國領先的電子商務交易類別”。
在線零售商很快將不再重要
電子商務的門檻每天都在提升,更好的可視化和免費運貨正快速成為標準。如果產品、價格和服務都相同,消費者對于賣家的區分日益變小。
零售商依舊推動著營銷、供應鏈以及設計商和品牌商的分銷,但是他們需要在品牌商之前花費多少時間弄明白這套體系。Pinterest、Fancy等社交策劃和發現工具平衡著零售營銷戰場,亞馬遜則在顛覆供應鏈,并將在未來完成更多創舉。
Pinterest創造了成功瀏覽和購物的最佳平衡點。社交購物更多的在于發現、談話和創建關系,這是Pinterest用戶經常使用的互動方式。
隨著Pinterest的發展,他們日后將更多關注于商業化和推動直接商務,日本電子商務公司樂天的投資就是一個很強的直接商務暗示。以下就是我對Pinterest下一步舉動的預測:
--建立品牌、商店和精品店的品牌頁面。
--集成自主版本的Shopify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創造電子商務渠道。
以Pinterest的規模來看,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其舉措被外界的聲音所埋沒。這類似于Facebook的新鮮事(Newsfeed)問題,但更多的困難是因為其專注于時尚和其它時尚產品。
--Facebook是以人的聯系為基礎。為了讓我的新鮮事功能作用更大,我必須將它加入到我的關系質量中,比如,誰是我親近的朋友、誰是我的家人、我與誰的粉絲頁面互動最多。這是因為我們每次都向Facebook提供信息,我們查看朋友的照片,對他的狀態更新“贊”一個,或者對一篇文章發表評論。Facebook并不關心我們互動的內容,他們只需要知道誰知道了內容。
--時尚和其它時尚產品都具備高度主觀性,這就意味著我不一定與最親近的朋友喜歡同一件衣服。比如,如果我喜歡朋友在Pinterest上釘上(pinned)的一張可愛小狗圖片,這并不意味著我在時尚層面與他有共同的品味。
下一個時尚科技
迄今為止,大多數時尚公司更傾向于商務,而非技術。看看電子商務網站Gilt和Fab,他們就是建立在十分標準電子商務后端上的主要商務公司,只是發生了很小的變化。當你的關鍵業績指標是營收時,你很難創造出顛覆性創新。
那么在線時尚購物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呢?我感覺今天的多瀏覽器標簽搜索和過濾機制將會變得十分古老,就像今天的打印地圖和黃色頁面。
以下就是我認為未來應該實現的購物方式:
--我將自己畫出,然后告訴Siri我正在尋找一雙運動鞋,下班回家時開車穿的。
--當我到家后,我躺在沙發上,拿著iPad或者打開蘋果電視,然后就會看到專為我的尺寸定制的運動鞋頁面。
當我想要盡興瀏覽時:
--我將看到我最喜歡的設計師、時尚博主以及對我影響較大的人給我展示的最新收藏和推薦。
--根據我的風格和喜好向我推薦設計師,其中一部分推薦是電腦產生的,一部分是設計師和個人設計師自己挑選的。
--我不會像今天在諾德斯特龍姆網站那樣只瀏覽產品圖片,需要令人心悅的外觀、視頻和美麗的圖片進行互動。比如湯姆·克魯斯在《少數派報告》中的指令中心,或者我被普拉達、約翰·瓦維托斯(John Varvatos)設計的匡威所圍繞。
--我無法區分出產品和廣告,因為每個產品的購買都可以通過點擊和拖拽實現。
--如果我早上11點訂購產品,該產品需要在當天下午6點前送到我門前。(亞馬遜已經在中國采取了這一措施)。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任聰)電子商務在對市場的宏觀把控方面,常常占據主旨地位。這種獨特的氛圍,常常會潛移默化的改變著企業的運行方式。而特色,則是企業一直秉持的核心力量。不管是商家還是企業,這一點都是命脈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前亞馬遜產品經理:實體零售店將滅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18/6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