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勝負手
陳承
“6月18日店慶再次刷新銷售記錄,單日成交10.16億,有效訂單達到150萬單。”6月19日,由京東挑起的電商促銷24小時大戰過后一天,京東宣布了此次“電商會戰”的戰果。
這是自京東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促銷活動,矛頭指向天貓。
“京東罕見高調宣戰是刺刀見紅,放手一搏,”研究電商市場的互聯網人士胡爭輝對本報記者表示,“為了上市,京東必須在路演前完成比較漂亮的銷售量和入口流量數據指標。”
京東的挑戰,引來更多國內電商的“圍剿”。除了天貓高調迎戰外,當當、亞馬遜、國美和蘇寧的網店也陸續參戰。而細心的消費者則發現,在京東一些促銷商品的售價甚至高于其它幾家電商。京東促銷的誠意受到質疑。
“國內幾大電商中,京東的毛利率最低,去年的數據僅為5.5%,”一位不愿具名的電商高層人士分析,“京東上市的唯一優勢,就是一定要把盤子做起來,哪怕做虧本買賣。”
這場大戰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據上述人士透露,半個月前的5月30日,京東管理團隊在香港召開分析師會議,在這場長達3小時的會議中,京東遭到了分析師的質疑:京東方面以2011年銷售額自估企業價值約在350億美元,而香港分析師堅持認為,以京東較低的毛利率,只能估值60億美元左右。
真假降價
6月14日,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的一則微博,暗示京東即將開戰。
“這是大家集體的生日,我們一定會奉上最美的蛋糕以示感謝。”劉強東在微博中說。果然,京東隨后宣布,將在6月18日開始通過京東開放平臺,免費向用戶發放總價值達6.18億元的現金券,此外還將6億元的商品以1.8折起售賣。
在這則新聞稿中,天貓是唯一被京東點名和比較的對手。天貓隨后宣布應戰,表示在6月18日,將直接向用戶派送價值5000萬的現金紅包。18日零點,劉強東發布微博提前預祝網民搶購愉快,但10小時后,劉的另一則微博卻引來諸多質疑。
“看到很多網友留言說沒有找到便宜貨,其實這次活動產品非常多,價格非常便宜,大部分產品價格都是遠遠低于進貨價,”劉強東在微博中稱,并附上一款電源插座的鏈接,“比如這個插座,每賣一個賠20元。”
但網民發現,這款被京東標價95元的插座,在亞馬遜的標價只有89元。事實上,據本報記者查證,除插座外,京東在其促銷專題頁上推薦的其它品類商品,相較于其它電商報價,有相當部分為持平或高于。
例如,京東促銷的一款飛利浦電吹風標價109元,而相同產品在天貓的售價僅為89元;一套侯衛東的小說集,京東售價164.6元,當當售價是137元。
“18日一大早我就研究京東的促銷折扣專題頁,發現有些商品只降了一兩塊,有的根本沒有降,”胡爭輝說,“這使得在消費者看來,京東的優惠做得很粗糙。另外也凸顯京東內部管理需要加強。”
19日上午,京東發表了過去24小時的戰績:單日成交10.16億,有效訂單達到150萬單。而被京東直接點名競爭的天貓則稱,6月18日當天,總計有超過5500多萬的用戶登錄天貓。
“18日全天,天貓電器城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00%,成交額遠超去年天貓雙十一促銷。”天貓公關部負責人顏喬對本報稱。
但在胡爭輝看來,電商單公布的銷售數據“不可能不含有水分”。
本報記者輾轉獲得的一份從京東高層內部傳出的6·18銷售數據顯示,至少京東開放平臺上的幾家知名合作商, 6月18日的銷售額并未見爆發性增長。比如西街網18日通過京東平臺獲得了9萬元的銷售額,而平時數據是6萬; Kappa 18日錄得13萬元銷售額,而其平日平均也能到達10萬。
李寧、名鞋庫18日的銷售數據雖有顯著增加,但賣得最好的李寧也僅收入38萬。
而上述四家合作商,在京東運動品類分列前四名,占據半壁江山。
本報記者從一位電商業內知情人士處獲知,這次6月18日京東實際銷售額相比2011年同期促銷戰時,“增長在千萬元級別,低于京東宣稱的10億”。而京東此前在2011年6·18促銷戰后宣稱,6月18日銷售額超過2億元。
類似的說法也在微博上廣為流傳。截至發稿時,京東對上述內容未作回應。
促銷戰勝負手
“這次6·18促銷戰對于京東來說可謂命運攸關,”胡爭輝分析,“當當已經上市,只要把營收做平就可以了;一號店主打食品,跟京東以家電主打的品類不重疊,所以無需參戰;剩下國美、蘇寧和天貓都在阻擊京東。”
IT分析人士洪波表示,如果京東上市成功,將獲得大量現金流,投入更多銀彈開展力度更大的促銷,這是國美、蘇寧和天貓不愿意看到的。
胡爭輝認為,過去十幾年,國美和蘇寧憑借實體店的渠道優勢與國內不少電器廠商共生共榮,他們可以從供貨商處獲得比批發價更為便宜的包銷價,而京東作為后來者,一般只能拿到價格不錯的批發價。國美和蘇寧在進貨成本方面至少比京東更有優勢。
“如果通過6·18之戰,京東能從銷售量、售價等數據方面勝過國美和蘇寧網店,那么在彼此購物流程相同的情況下,京東就能把實體店面的成本省下來,讓消費者在國美、蘇寧體驗后,直接在京東下單,把國美蘇寧變成京東的體驗店。”胡爭輝說。
而一旦此戰失利,就等于讓京東向對手泄露了底牌:一般來說,國美和蘇寧也不知道京東拿貨的價格,如果這次京東大力促銷甚至零利潤銷售,就等于把進貨價告訴了競爭對手。后者未來將可以通過主動降價,將京東擊敗。
國美、蘇寧至今未公布6·18戰果,但外界通過簡單的價格比較會發現,6·18促銷戰期間,京東在家電品類的促銷價格,相對國美、蘇寧網上商城并無明顯優勢。比如,據記者查證,6月18日京東促銷的一款三星46英寸LED平板電視售價為6599元,而國美網店的售價則要便宜10元。
“消費者很聰明,通過相關網站進行歷史價格檢索,就能發現電商在促銷前悄悄提高商品價格的貓膩,”前述電商業內高級人士稱,“京東拿貨價格不見得比國美和蘇寧便宜,但為了沖業績,京東自己拿錢做補貼,等于虧錢賣。”
模式之爭
在5月30日的香港分析師見面會上,京東管理團隊公布2011年的銷售數據為212億元,遠低于京東此前預測的309億元。2011年京東凈虧損達到13億元,毛利率僅為5.5%。相比之下,在其它電商中毛利率最低的當當,也在2011年錄得13.8%的數據。
推薦閱讀
TechWeb編輯推薦: 據悉,近期多家海外奢侈品網站都將中國作為戰略重點,其中不僅包括英國老牌網站Net-a-porter.com入華,奢侈品牌阿瑪尼也直接宣布將對中國加大直接投資力度,海外同行似乎都在節奏性的集體蠶食中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0/69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