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近日曝光了當當網售非卡西歐官方渠道卡西歐手表事件,卡西歐公司對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和一消費者在當當網上購買的4塊卡西歐手表進行了真假的鑒定,認定為假冒卡西歐手表。筆者聯想到去年父親節當當網與天梭手表、今年年初京東與施華洛世奇所發生的幾場“爭執”,對卡西歐公司的鑒定結果表示懷疑。這更多又是一場因為當當網低價銷售卡西歐手表所引發的渠道利益之爭。卡西歐意想保護傳統渠道利益,才作出“假貨”的鑒定結論。
在短期內,類似于當當網與卡西歐的爭執還會在中國電商業內時有發生。網絡商城未得到品牌銷售授權而進行經銷,這是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的普遍現象。不僅僅是當當,京東、亞馬遜上類似的商品都普遍存在,并且數量更大。
網絡零售渠道的快速增長,讓電子商務經營者與品牌商之間的渠道利益沖突由來已久。更早一些,2009年就爆發了安利高管反對其直銷人員在淘寶網上銷售安利產品的事件。面對眾多B2C電子商務企業銷售品牌商品事件,品牌商動輒以不提供售后服務為要挾,更有甚至宣布其為“假貨”。事實上在當當天梭事件、京東施華洛世奇事件中都已經證明了這些商品都是真貨。
筆者認為,為了保護自己獲取更大利益,采取拒絕提供售后服務、宣布為“假貨”來封殺網絡銷售渠道,品牌商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首先,電子商務的發展,網絡銷售渠道是封殺不住的。全球包括國內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在零售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奢侈品都開始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作為品牌商必須要正視這一產業的發展規律,要在傳統渠道與網絡渠道之間尋找到平衡,利用好網絡渠道,否則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品牌商嚴格控制渠道,防止傳統渠道價格賣的太高,影響其銷量,又阻止網絡銷售價格過低,影響自身的利潤。但為什么還會有如此眾多的網絡商城能夠未經許可獲得正品進行銷售呢?包括傳統渠道中也一樣有大量非銷售授權的零售商進行經銷。這說明了這些品牌商的定價與渠道體系已經落伍,需要變革。
其次,網絡低價銷售品牌商品的最終受益者是廣大消費者。我們看到在這幾次事件中,網絡商城上所銷售的價格要比傳統專賣店便宜太多,這說明傳統渠道的價格空間利潤非常大。在這里如此巨大的利潤空間讓渠道商受益,而損害了更為消費者的利益。消費者才是上帝,當這類事件屢有發生之后,消費者必然認識到品牌商品定價的巨大“貓膩”,自己所遭受到的“宰割”,逐漸拋棄該品牌商品。
歷史都告訴我們,解決問題疏遠勝于堵。卡西歐等品牌商必須要正視電子商務給自己傳統銷售渠道所帶來的沖擊,解決好自己網絡渠道的發展。一味地去“堵”、封殺網絡渠道,必然會被市場所拋棄。
推薦閱讀
國內快遞行業再一次掀起風浪。 昨日(6月21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首批通過2012年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年度報告審核的企業名單。聯邦快遞(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邦快遞)和優比速包裹運送 (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UPS)赫>>>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當當網“卡西歐表事件”凸顯渠道利益之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2/7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