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5月16日以來,麥考林股價在1美元以下已經徘徊了20多個交易日。從風光無限的“中國B2C第一股”,到如今淪為退市邊緣股,麥考林僅僅用了一年半時間。而令人玩味的是:在美國上市之前,麥考林曾經連續7年盈利,此后卻是年年虧損。今年公司發布財報顯示,一季度凈營收3710萬美元,同比下降22.8%,凈虧損420萬美元。麥考林為何深陷泥潭?在電商大戰的硝煙彌漫中,它能否安然度過這個寒冬?
自從2006年起,麥考林向多渠道零售商方向發展,其郵購、電子商務、實體門店相結合的經營,被業界稱為“三條腿走路”的多渠道模式。麥考林曾希望通過三種不同模式,進行業務種類的互補,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并且在三種業務上平均發力,意圖有所作為。然而,事態的發展卻遠遠超乎預料。
麥考林公司公關經理印瑛告訴《IT時報》記者,以郵購業務起家的麥考林已經漸漸淡化了目錄郵購業務,其形態轉化為呼叫中心。日后,網購將成為主流,但是呼叫中心和線下實體店仍處于較長過渡期。在2012年一季度財報中,麥考林三種模式(網購、呼叫中心、實體門店)銷售同比都有所下降,其中互聯網銷售和自營及加盟店銷售額同比下降的幅度分別為35.1%和15%。對于麥考林來說,是時候做出忍痛割愛的抉擇了。
熟悉麥考林的人們可能發現,相對于京東、當當、1號店等電商而言,麥考林在廣告營銷和促銷活動方面似乎沒有太大手筆。這并不是因為麥考林老板溫雅低調的作風,而是資金窘迫下的無奈之舉。
在成立之初,麥考林將市場定位于中國農村和小城市,但是這種從國外照搬過來的模式在中國水土不服,遭遇失敗。顧備春入主后將“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改為“城市包圍農村”,定位于收入較高、追求時尚的都市白領女性,著力開拓一二線城市。然而,隨著其他電商的快馬跟進,麥考林在時尚服飾方面的優勢已經有所弱化。未來麥考林需把握減少網絡投放與提高互聯網收入的平衡,把握自有品牌與第三方品牌的平衡以提高毛利率,還需減少人力等成本,更重要的是做好產品、明確定位。
針對股價低迷的現狀,麥考林公司董事會5月下旬批準了股票回購的計劃,此舉提振了股價,一度突破1美元大關。但相關分析指出,這些刺激行為只能發揮短期效果,麥考林股價的長期走勢仍將依賴于公司業績的基本面。
原文詳情:《麥考林:中國B2C“先行者” 游走在退市邊緣》
推薦閱讀
股價“游走”1美元之下紅杉資本早早退出確為明智之舉 如無反轉,麥考林將以“電商退市第一股”身份退出資本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5/7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