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阿慧)2012,注定不平凡。
對于常人來說,這個不平凡,當從世界末日的傳說開始。
對于電商而言,這個不平凡,卻當是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轟轟烈烈的、曠日持久的價格戰。
消費者的“選擇困境”
如同于2011年神棍節的雙十一大促般,今年的“618”隆重如斯,卻也硝煙彌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6月18日是京東的店慶日。也就在這一天,電商戰場上展開了一場圍剿與反圍剿的激烈戰役。
當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超過4000萬的紅包發放截流京東10億元讓利吸引的既有或潛在消費者,成功瓜分了部分市場。
“節后”,京東、淘寶等電商紛紛大曬數據,以示銷量之好、消費者之多、活動之結果收效甚好的戰果。
眾所周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京東為店慶日準備了“諾曼底”,彈窗廣告、平面廣告、網頁廣告無數。緊接著,天貓、當當網、蘇寧易購以及易訊以“最低價”、“4000萬紅包”等為噱頭,廣告隨之而來,參戰意圖明顯,精心為京東的14歲誕辰準備了豐厚的賀禮。
各家電商廣告的交錯甚至同時出現,正是超競爭時代信息爆炸的典型說明。企業紛紛標榜“最低價”、“10億元讓利”、“4000萬紅包”、“超級9元購,買多少返多少”,迷亂了消費者。
面對眾多可選擇商品和企業,消費者究竟如何反應?
對此,海e家新聞發言人強慧表示,消費者面對鋪天蓋地的廣告信息,讓消費者陷入前所未有的“選擇困境”。而此時,受眾往往有兩種傾向,一種是排斥,另一種是將廣告信息簡化處理。后一種受眾往往是潛在消費者。如何使消費者走出“選擇困境”、讓潛在消費者行使購買行為,成為電商企業亟需解決的深刻命題。
創造新的物種,創造新的需求
電商領域內,“求同”成為趨勢。物極必反,“求同”演變為“同質化”。“同質化”進而成為一種現象。典型表現有二:一種是產品同質化,一種是活動同質化。產品有優劣之分,活動同質化卻主要表現在讓利程度及活動時間上。
一個巴掌拍不響,價格戰并不是一家能夠隨意完成的。曠日持久的價格戰,除了比低價毫無其他新意可言。讓人不得不感慨的是,電商已經很久沒有新鮮的內容來填補消費者空虛的內心了。
而此時的價格戰無疑透支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透支了企業的人力、物力、財力,更透支了電商廣闊的未來。
正如海一家新聞發言人強慧所說般,低價提升銷量是強迫式的推銷而不是營銷。真正的營銷不是賣更低而是賣不同。
此處的“不同”即差異化,指的便是品牌。信息爆炸的時代,品牌的作用在于消費者越來越懶得思考,購物的智商也在不斷下降,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依賴,進而增強用戶的忠誠度。
在海e家新聞發言人強慧看來,市場競爭的本質并非價格戰,而是心智之爭。企業通過創造新的物種為消費者創造新的需求,讓企業時刻處于變化中。用“零庫存”來檢驗企業,在不斷改進中,創造新的品類,把握消費者心智,因為心智決定選擇,消費者的選擇決定市場。
就目前電商的發展來看,很多企業只有增長的欲望,卻沒有增長的需要。增長欲望的膨脹,便用低價來獲取市場,贏得一時的消費者,增長擴張過快,電商模式弊端顯露,倒不如用創新的思維來應對變化莫測的市場環境。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王利陽)微博已經成為觀點聚集地,很多意見領袖、行業專家、分析師等等都把微博當做發表、傳播個人觀點的地方。關注電商行業微博的用戶,很多都會關注魯振旺、李成東、宗寧這三位業內專家,這三位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消費者購買力透支,電商亟需創造新需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7/7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