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商行業沒什么太有意思的事情,除了價格戰就是口水戰,各種數據,各種忽悠,讓我這個業余評論員都沒什么評論的欲望,恰逢上周拉手網撤銷了赴美上市的計劃,作為曾經在團購行業奮戰過的一員,雖是意料之中,還是不免有些唏噓,我一直覺得,團購的生命周期是中國電商行業這幾年的一個縮影,今天已經發生在團購網站身上的一切事情,在不久的將來,都會發生在絕大多數B2C電商網站身上。
半年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叫《不盈利的電商是不道德的》,可能名字不太恰當,但里面的觀點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那就是電商行業是以零售為基礎的實體產業,而不是以內容和注意力為基礎的傳媒產業,這一本質決定了傳統互聯網公司的做法(即通過好的內容、創意或某款產品功能迅速積累大量用戶,從而以用戶數量為基礎開發更多產品或銷售廣告位置來盈利)是行不通的。電商網站是以銷售產品為根本目的的,產品本身的品牌、質量、價格、促銷政策、不同渠道間的競爭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銷量,而電商網站的視覺設計、文字描述、產品運營、支付流程、物流倉儲、售后服務等又都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和滿意度。更重要的是,這里面流通的不是單純的信息,而是實際的商品,我們知道商品從生產到運輸到儲存每一個環節都是要花錢的。因此,把傳統互聯網先燒錢抓用戶然后再掙錢的模式復制到電商領域的風險是巨大的,辛辛苦苦投入大量營銷成本吸引來的客戶,可能會因以上任何一個環節的不滿意而離開或退貨,從而導致全部的投入和努力化為烏有。
很多人說,其實誰都不想把毛利率做到那么低,誰都不想陷入價格戰,可是沒有辦法。的確,資本的深度介入給電商這個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卻也帶來了致命的毒藥。從心態上,為數眾多的投機者被資本所吸引進入了電商行業,這些人既缺乏互聯網行業的技術創新精神和自由開放的心態,也不具備零售實業家的務實勤奮和精打細算,卻僅憑從風投那里拿到的資金同時進入了這兩個領域;從行為上,因為既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夢想和價值層面的訴求,因此無論在戰略眼光還是實操能力上都無法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成就偉大公司的口號背后,有的僅僅是燒錢和忽悠。
貪婪者之間結成的同盟是可怕的,可以毀掉任何一個有前途的事業。
推薦閱讀
百貨 ●萬千百貨將試水自有品牌 一位曾在萬達集團擔任高管的人士認為,萬千百貨會做自有品牌的嘗試,而且最先開始嘗試的品類將是飾品、服裝配飾等品類的商品。商業咨詢師劉暉認為,無論從資金層面還是集團戰略層面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誰搞砸了電商行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7/7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