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亮
南都記者
“打價格戰找死,不打價格戰等死”———現在的電商和當年實體零售門店的開業、店慶如出一轍的敏感,偶有風吹草動就草木皆兵。
上周“6·18”電商歷史最強價格戰剛剛偃旗息鼓,京東、天貓、蘇寧易購、庫巴、當當們還沒完全把賬本算清楚,這周各大商家橫刀立馬再接再厲。一個看似平常的日子因為互聯網而被賦予了經濟學意義。這邊剛叫喊著不要東比西淘,那邊就直言要“浴血征東”,沖著對手而去的意思非常明顯,絲毫不遮掩,讓消費者在感覺“痛快”的同時,卻完全忘記了什么是市場秩序、江湖規矩……
本周,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又發起年中大“惠”戰,叫囂著全場低價至3.2折,而口號是“年終大團購,低價大決算”。硝煙氣息很濃。也就說,即使沒有京東這個“始作俑者”,依然有人按捺不住要跳出來扯一嗓子。(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每個電商都盯著價格標簽在運籌帷幄。這種不約而同的群體意識蔚為壯觀。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上周所言的“0元購不是噱頭”、“全場圖書0元購還只是開胃菜”還讓人記憶猶深,這是蘇寧易購迄今為止操作最為成功的活動,買多少返多少全場無限制通用券的大手筆祭出吸引了暴增的流量,甚至一度爆出了“單秒訂單峰值過萬險爆棚”的消息,以至于要向消費者賠禮道歉了事。在蘇寧易購的理念中,“低價銷售已成為常規武器”。而在易迅網,這個被騰訊巨額注資的電商平臺最近也很猛,當然再猛也基本是局限在價格上。記者在其主頁看到,很多廚房電器產品動輒以市場價的5折、6折來賣,不少產品斷貨。
來自國內最大的購物搜索一淘網的數據顯示,在4月到5月期間,日均搜索量增長超過200%,比價工具如意淘的活躍用戶量也增長了3倍以上。如果把6月份的數據也統計進去,恐怕還更喜人。不容置疑,價格戰對于促銷提攜作用顯著,消費者也是價格戰的受益者。
死磕價格,給消費觀還不是那么普遍成熟的網購一族來說,顯然就是傳遞了一個觀念:不圖便宜你網購干嗎呀?在這個觀念下,想借助人氣來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質、提高占有率的初衷,和最終結果可能南轅北轍。實際上,整天閑著沒事到處去比誰家報價低了一星半點的,也不是一件輕松事。而當大家價格都差不太多時,品牌品質、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因素對消費者來說變得更為重要。舍本逐末,對電商的傷害可能只是皮毛,對埋單的消費者來說卻是筋骨。
“消費者對價格戰自然歡喜多多,各種優惠券和滿天飛的紅包吸引消費者爭相搶購;看起來紅火熱鬧,其實事實并不是這么回事。”在一些行業人士理性的分析中,很多追求便捷和品質的消費者對降價促銷本身并不感冒。所謂的人氣,更多是電商自己堆積起來的。
還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很多促銷其實是雷聲大、雨點小,實際優惠力度并沒有宣傳的那么實惠,而且優惠細則約束較多,且部分商品在活動開始就都缺貨。還有媒體針對某電商進行比價,發現其8個頁面主推的317款商品中,僅有38款商品價格比其他B 2C商家更低。一旦消費者對這些“貓膩”回過味或者較真起來,對于品牌傷害是巨大的。
更何況,在這些電商激戰中,相當數量的商家還有自己的實體門店,殺敵一萬也難免自傷三千甚至更多。
一個來自官方的姿態也傳達了些許變局的味道。近日,商務部電商司副司長聶林海在EC IS2012電子商務產業峰會上透露,年內將出臺電子商務認證標準。聶林海分析了目前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問題,其中一個現象是法規制度建設不完善,誠信體系也較脆弱。其次是網絡零售領域里低價競爭、不良競爭嚴重,給產業健康帶來危害。
對于深圳而言,這個較早獲批的建設首個“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的重鎮,如何為產業發展注入一針“強心劑”,如何達到“示范”,如何避免被低價的利刃所傷,恐怕還要點適當的行政干預。
推薦閱讀
何澤;陳時俊 假設一下,有這樣的一個場景,一位白領在網絡上購買了數萬元的愛馬仕包,這個包制作精良,且提供了發票等文件,但真實價格只有購買價格的十分之一,包的制造商不是愛馬仕,而是廣東的某個工廠 這個場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電商盯著價格標簽是舍本逐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8/71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