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個互聯網廣告自由交易平臺,改變“包時包位置”的傳統模式,傳漾能做到嗎?
基于互聯網平臺,以廣告發布和數據解析為技術驅動,分析網絡受眾行為,上海傳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傳漾”)做的便是這樣一樁互聯網營銷的生意。
目前其擁有“技術平臺”與“互聯網品牌廣告營銷平臺”:前者服務對象主要是各大網站以及網絡廣告代理公司,它們有深度挖掘數據的需求;后者是基于傳漾自身的技術與產品,直接面向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幫助廣告主更高效、更精準地觸達他想要達到的廣告效果。
怎樣想到這個生意?
傳漾的主要管理團隊來自好耶。2008年創辦傳漾時,王建崗、徐鵬等人也在反思在好耶做的事,他們一直想著通過技術做增值,搭建一個能引導整個互聯網廣告投放的模型。
媒體需要一套系統管理、發布和監測廣告,而代理商也有煩惱:一個品牌廣告可能會投幾十個網站,他們沒有那么多精力逐一與這些網站談判,效率不高,投放過程也不可控。“所以他們需要一個中介出現,高效地進行廣告投放管理。”為此,傳漾的另一個業務板塊便是網絡廣告營銷。
它聚合了各大垂直媒體,收集流量并發布代碼,然后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向的廣告投放。當一個廣告主找上來,基于傳漾的媒體資源與數據,能幫助代理商更迅速地抵達廣告想要覆蓋的目標媒體。而之于廣告主,將活躍受眾進行匯總細分,找到受眾活躍區域精細化地投放廣告,可以達到更好的廣告效果。
創新點在哪里?
與其商業模式有些類似的易傳媒,2月18日已在美遞交了IPO申請,另外,聚勝萬合等公司的主要業務也是基于數據分析的廣告代理。但徐鵬對此顯得輕描淡寫,一方面,他覺得現有模式下的技術門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高”。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最終一定要朝平臺化的路子走,“使整個中國互聯網數字營銷形成一個大的交易平臺。”
這個“互聯網廣告交易平臺”將是怎樣的?“把自己覆蓋的網站流量、數據庫拿出來,最終形成自主交易、流量交易、實時競價,這是我們將來兩三年的發展方向。”
為此,一年半前,傳漾試水臺灣,搭建了一個這樣的廣告交易平臺,在試運營過程中,基于這個平臺對實時競價系統進行調研與技術調試。“現在它覆蓋了臺灣80%的網媒流量,媒體在這個平臺每天的展示次數達3000萬~5000萬次。”
未來的發展空間?
傳漾現已搭建完廣告交易平臺系統,但在大陸還未正式發布和運營。“大陸是人情社會。”徐鵬覺得大家習慣了與人面對面的交易方式,實時競價的廣告交易平臺仍需要一個適應期,它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業內的觀點是,截至2010年,中國整個互聯網顯示廣告絕大部分仍停留在“包時包位置”的傳統模式。
但徐鵬認為,互聯網廣告已經到了一個節點,“原來是按天賣(廣告),然后是按流量來賣,按流量賣后發現需要更先進、更高效的交易系統,交易平臺就出現了。肯定會脫離以前那種靠人工、靠媒介去做排期的模式。”他說,“現在,是行業發生大變革的前夜。”
這個被業內稱之為“RTB實時競價平臺”的模式,已經有巨頭公司涉獵。2007年,Google以3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DoubleClick,兩年后推出Ad Exchange廣告交易系統。淘寶注意到這一細分市場的前景,成立了獨立的展示廣告團隊,并于2011年,開發了一套適應國內廣告環境的實時廣告交易系統:Tanx(Taobao Ad Network Exchange)。
不過,傳漾的一位內部人士告訴《創業邦》,Tanx服務的只是淘寶賣家,傳漾所面向的是整個互聯網的廣告市場。徐鵬覺得這不會導致直接競爭,“這是一個交互平臺,你可以加入淘寶的,也可以加入百度、谷歌的廣告網絡,大家實時地去競價和采購。”
目前的盈利方式?
徐鵬告訴《創業邦》,傳漾技術平臺上的產品為公司帶來了2000萬元的營收,而品牌廣告網絡營銷平臺帶來的收入是上億元。傳漾的收入很多元化,例如銷售技術產品,或收取媒體廣告發布的費用、廣告代理商監測費用,或廣告主的營銷費。
北上廣的競爭白熱化,傳漾在長沙、西安、廈門等地陸續開設了分公司,率先進入二線市場,進行本土化的市場營銷。
軟告網CEO劉陽
目前互聯網廣告領域的局勢已經初步形成,悠易互通與易傳媒等公司財力雄厚,其他公司面臨的挑戰都很大。傳漾在技術方面積累較深厚,有一定的機會。另外我認為,以電商等行業公司為廣告主的互聯網效果廣告將是持續關注的焦點。
推薦閱讀
六月本來應該是電商們互相“PK”進行“促銷大戰”正不亦樂乎的時候,但是有部分電商卻陷入了“賣假貨”的風波當中。電商在風光促銷搶占消費者眼球的同時,“假貨”的危害也正刺激著消費者的神經。 假表?假化妝品?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漾:打造互聯網廣告自由交易平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8/7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