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派網絡和新浪微博正在進行一項新的嘗試:當消費者在北京的一些大型百貨公司附近閑逛時,只要@特定的微博賬號,就能獲得這些百貨公司最新的促銷或優惠信息。憑著這些優惠,消費者當下就可以去附近的百貨公司消費。
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生意模式,可以被看作時下非常流行的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的一個縮影。所謂O2O,就是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前兩年風風風火火的生活類團購網站,便是O2O的一個分支。
O2O的迅速風靡其實并不奇怪。從品類上看,電子商務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早期,B2C是小件標準化商品的天下,比如圖書音像。這類商品的單價低,且物流方便,卓越、當當就是靠這個品類起家的。到了第二階段,3C數碼、空調家電等大件商品的B2C開始成熟,盡管物流頗有難度,但這些產品的價格透明,京東就憑著自建物流的方式迅速壯大。到了第三階段,人們不再滿足于標準化商品的線上購買,對本地化生活服務的需求催生了線上線下互動的O2O模式。
盡管這個模式看上去很美,但派發百貨公司優惠券的嘗試能否成功,商派網絡CEO李鐘偉并沒有把握。在他看來,電商公司可以設計出完美的信息流通鏈條和無懈可擊的互動模式,但在具體操作中,消費者是否對此類優惠心存排斥,又在多大程度上愿意開放自己的信息,還是未知數。
更重要的是,作為“前臺”的微博并不能把控線下商家的服務質量。畢竟,網絡平臺在吸引消費者后,真正的服務或產品還是由線下的商家去提供。一旦線下服務的口碑不佳,就會反過來制約平臺的發展。此前,大量團購消費的糾紛就是由于線上承諾與線下服務不符而產生的。
一定程度上,平臺方對線下資源的掌控力,決定了O2O的生意能否健康成長。但眼下,大多數O2O模式的企業并不具備這種控制力,它們僅僅是一個第三方的渠道,在消費者和商家間起著信息匹配和協調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如何實現線上信息與線下服務的對稱,保持平臺的粘性,就成了O2O公司的命門。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本期采訪了一家家居建材領域的電子商務公司——齊家網。和一般的快消、3C類電商不同,齊家平臺上聚集了3萬多家建材供應商,他們銷售的是地板、櫥柜、衛浴等大量非標定制品。無論是看樣、測量,還是物流、安裝,消費者都需要同城的多次線下服務。換言之,齊家是一家典型的O2O公司。
從2005年成立至今,齊家目睹了建材電商領域交易額的迅速擴張,也感受到了快速成長所帶來的痛楚:公司架構的調整、供應商對O2O的理解程度、IT系統的不足常常導致交易流程的不暢,從而影響用戶體驗。畢竟,建材電商的售前服務成本非常高,一旦在尺寸、材質、價格等問題上沒溝通好,就會產生退換貨。此外,配送、安裝、驗收等環節也需要環環相扣,一旦沒銜接好,就會造成派單的失敗。
齊家網逐漸發現,公司對供應鏈的介入越深,對信息的掌控力越強,看似增加了成本,但也更容易把控整個服務鏈條,通過消費者增強自身在產業中的話語權。與之相對地,齊家本身在不同的階段也經歷了線下團購組織、線上信息中介、增值服務提供、服務鏈整合平臺等不同的形態。
不過,齊家的服務轉型并非一蹴而就。眼下,公司的O2O流程還在糾錯與磨合中,如何讓這一流程更加順暢,讓3萬多家供應商在平臺上和諧共生,考驗著齊家的戰略眼光和管理智慧。而它的嘗試,或許能給眾多探索中的O2O公司,提供一個參照的樣本。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近日,有網上零售監測系統顯示,2012年6月10日-2012年6月16日期間,京東商城“獨霸”中國主流B2C平臺的各類手機品牌Android智能機分銷比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O2O:看上去很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629/7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