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開店,越來越多的人在網上購物,然而有那么一小撮人,他們以給賣家差評作為威脅 ,行敲詐勒索之事,賺不良不義之財。這種行徑對淘寶、賣家或者消費者都造成了傷害。對此,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高等研究院市場機制設計和信息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玲芳表示:“惡意差評這種現象是一種市場現象,不論線上線下都有類似的情況, 比如說線下有些組織向商家收取保護費,或者敲詐勒索。其實這是相同性質的行為,只不過網上因為匿名購買等情況,犯罪成本比較低,而且線上把這種現象都集中起來了,所以看起來比較嚴重�!�
賣家應該理性的對待差評
事實上,線下這種向商家收保護費的行為雖然屢有發生,但由于難以留下證據,很難管制。相反,網上的這種勒索行為能留下記錄,商家更容易保護自己。但是很多網絡賣家在遭受了惡意的差評之后,卻往往選擇息事寧人,殊不知這種方式讓惡意差評師們更加的猖獗,大大的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
李玲芳建議說,賣家應該理性的對待差評,真實的差評可以幫助賣家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方面有更大的改進,從而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并且,我們最近的經濟實驗研究發現當買家知道市場上存在少量惡意差評時,他們會將此因素考慮到購買決策里,從而使得市場上的有效交易率無顯著變化。同時,建議淘寶和其他網購平臺參考一下目前國內外已有的甄別惡意壞評的機制研究,從源頭上濾掉明顯的惡意差評。
網絡差評師行徑已經違法
至于惡意差評師行為的法律界定,法律界也達成了普遍共識,網絡差評師的行徑已經違法。
李玲芳認為:“很多職業差評師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有一些是從眾心理,覺得好玩刺激等等。有些只不過是想占點小便宜,但是這種行為確實是一種違法的行為,希望誤入迷途的差評師們,莫為小利被人利用而觸犯法律�!�
淘寶網也呼吁廣大的賣家,如果您曾經或者正在被這些不法分子敲詐勒索,請不要害怕,更不要妥協,保存好相關的證據反饋給淘寶網或者通過司法機關起訴,還網絡購物一個干凈的環境。 老攀/文
惡意壞評也不是只在中國發生, 國外數年前就已經有了關于在eBay上的balotstuffing(信譽炒作)和badmouthing(惡意壞評)的研究。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城宇)自從誕生之初,電商行業和網站就不甚太平。繼售后服務、快遞速度、用戶體驗成為關注重點之后,價格戰再次登上歷史舞臺。6.18,一個平凡的日子,卻因為京東商城掀起的優惠大戰而變得不再平凡>>>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上海財大教授:惡意敲詐線上線下一樣惡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03/72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