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編輯推薦:“祝全體朋友們生日快樂!祝網友搶得開心!”一場波及所有電商的全網大拼殺始于“圍剿”京東6月18日的周年慶。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商城、庫巴紛紛加入戰局,砸金磚、搶購、返券、讓利……然而,電商們的爭戰并沒有因6月18日過去而暫時停歇。
就在京東公布6月18日的成交數據之后,各種質疑之聲就此起彼伏。據了解,京東宣稱:6月18日單日訂單金額高達10.16億,全天共創下有效訂單150萬單。其后,有網絡爆料稱:實際上,京東6·18實際完成80萬筆訂單,實際銷售額2.4億元。同時,京東的競爭對手表示:“京東2011年號稱全年成交訂單金額達300億元,但在香港的分析師會上就變成了212億元的數據,虛夸數據達80多億元。”而作為被圍剿的一方,京東也反唇相譏天貓,稱“阿里巴巴提供給中投的‘招股書’里, 大大虛夸了天貓數據。”事后,天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招股書’。”而京東則進一步堅稱6月18日的數據屬實。
賽迪顧問分析師認為,電商的具體銷售額和有效訂單這類數據,消費者只能聽到商家的一面之詞,并沒有第三方的數據監測,包括業內專家也只能根據瀏覽量和檢測數據等予以推測。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則在微博上表示:“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電商喜歡吹牛,把數字推高一倍都不過癮,幾乎每個都難以幸免。”
京東CEO劉強東表示,“電商數據造假是行業公開的秘密,目前中國互聯網行業還是原始社會時代。”針對電商虛夸數據的疑云,記者采訪發現,雖然各方都對于自家的數據“堅稱真實”,卻幾乎不約而同地表示“電商的數據造假是業內的普遍現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商資深人士對記者透露:“電商的數據有三種用途,一為吸引供應商,二為吸引投資人,三為吸引消費者。”
據了解,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近日也在于蘇寧易購召開的電商研討會上表示:“目前電商確實存在銷量等數據造假的問題,誤導消費者。”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1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網絡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8019億元,同比增長56%。專家認為,只有確定如何認定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消費者利益、提高服務質量,才能使得電商產業能健康發展。
據悉,由國家工商總局牽頭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服務監管條例》有望改變現狀。目前,條例已列入國務院計劃,這意味著電子商務監管立法已全面啟動,而各類“平臺經營者”有望被納入監管,其中,“網絡促銷規范”最受業界熱議。
原文詳情:《電商數據造假、買排名被指成業內普遍現象》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數據造假買排名被指成業內普遍現象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04/73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