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北京約4000公里的西藏首府拉薩,30歲的醫生周南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物。盡管這里的海拔有3500米,但中國的網商在成都設立了配送中心,將觸角伸向這雪域高原。
“我上次從亞馬遜買的烤箱,兩三天就運到了,運費只要10塊錢。”周南三年前從北京協和醫科大學博士畢業,通過對比她發現,相同型號的烤箱網上比在商場里便宜二三百塊錢。
2001年從沈陽來到北京上學的周南當時還不知道什么叫網絡購物。但是2003年爆發“非典”時,一些城市白領已經開始嘗試從網上購物,以避免接觸傳染。當時的報紙作出這樣的標題:《網上購物:“非典”時期的典型消費》,《不去商場也能買家電 電話及網絡購物熱烈進行中》。
在十年之間,網絡購物從白領們的時尚變成普通人經常使用的購物方式。1999年創辦當當網的俞渝,同年創辦易趣的邵亦波、譚海音;2004年創辦淘寶網的馬云,還有同年創辦京東多媒體網(后來的京東商城)的劉強東,或許已經預見到了網絡購物的大發展,但其普及速度之快,依然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想象。
亞洲最大的網絡零售商圈淘寶網包羅萬象的商品令人嘆為觀止,不僅有書籍、數碼產品、家電、音像制品、服飾等傳統網絡購物商品,還包括寵物、農產品、鮮花、戲服、各地特產、國外代購奢侈品、電話繳費……凡用戶想得到的,幾乎都能從淘寶上找到。近期,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熱情的“吃貨”們發現,安徽的毛豆腐、云南的乳扇、金華的火腿等片中提到的美食,在淘寶網上都有銷售。
從白領、學生到中年男女,再到一些知名人士,毫不掩飾對網購的喜歡。輕點鼠標、貨比三家式的“網上逛街”,既是一種消遣,也是節約購物時間的辦法。
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到2011年底,大陸網絡購物用戶達到1.94億人。
與不斷崛起的網購大軍對應的,不僅有幾家大電子商務網站的壯大上市,更多是草根網店的興起。2010年初,一名不到30歲的青年從外面的世界回到山西運城的一個小山村,聯合另外兩個伙伴買電腦,裝寬帶,找貨,拍照片,發貨,網店漸有名氣。這家經營黑芝麻、野山楂、五味子、土雞蛋等當地山貨的“原味村”,現在已經成為淘寶網“兩鉆”店鋪,深受城里買家的好評。類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淘寶網稱,2011年淘寶網直接創造了246萬就業崗位。
物流快遞行業也是直接獲益者。去年末今年初,圣誕、元旦、春節三大節日的網購熱潮時期,一則8000元招聘快遞員的廣告讓很多白領“自嘆不如”。2010年,快遞行業就業比上年增長35%,遠高于大陸就業總人數1.5%的增長率。
網絡購物繁榮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近十年,中國消費增長率一直保持在兩位數,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2年的7700元增長至2011年的2.18萬元,成為網絡購物增長的最大動力。同時,電腦和寬帶數也在快速增長,2008年4月,中國互聯網用戶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位,網絡購物的爆發式增長也隨之成為可能。
商務部發布的最新《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稱,2011年,中國實現網絡零售總額7825.6億元,同比增長53.7%,網絡零售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到4.32%。預計到2013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推薦閱讀
昨日,記者從攜程旅行網和去哪兒網了解到,去哪兒起訴攜程旅行網名譽侵權一案,經北京海淀法院兩次庭審,已在6月20日一審判決全部駁回。 據了解,今年5月11日,去哪兒網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酒店團購藏貓膩團購客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購物躋身中國主流消費模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05/73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