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韌
2010年,被稱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元年”。酒類電子商務也從當年開始起步。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酒類電子商務市場擁有獨立域名和平臺的網站百余家,其余大大小小非獨立域名的酒水網站至少上千家。其中,即包括酒仙網、酒多網、購酒網等綜合性酒類B2C網站;也買網、酒美網、紅酒客、酒圈網、紅酒匯等葡萄酒專項B2C網站;茅臺網上商城、五糧液在線等酒類企業自建B2C網站;以及中國酒類商務網、中國酒網、中國黃酒交易網等具有B2B性質的網站。
但是,作為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酒業,在電子商務發展方面依然面臨諸多瓶頸,目前,網上的銷售渠道雖然鋪得較為廣泛,但銷售量卻不及線下渠道的十分之一,酒類電商可謂任重道遠。
首先即是人才的匱乏。電子商務作為近幾年崛起的一種新型渠道,人才儲備相對不足,而酒類產品銷售又屬于一個較為特殊的行業,需要對酒文化和歷史有較深的理解。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就曾感慨,懂酒的看不起電子商務,懂電子商務的又不懂酒。這是造成了酒類電子商務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此外,酒類電子商務與傳統的酒類產品銷售渠道應該是一種競合關系,而非誰取代誰的關系。這是有前車之鑒的。酒仙網在成立之初曾表示,將借助渠道優勢,堅決抑制酒價虛漲,把酒價砍低30%~50%,同時還要最大限度滿足普通消費者對真酒、實惠酒的消費訴求。
或者正是因為酒仙網的“大張旗鼓”,招致傳統渠道商的集體抵制,并且也因此導致無法從白酒生產廠家處拿到穩定的貨源。
此前,也有酒類電子商務人士表示,10年內B2C有可能占領傳統酒類行業50%左右的市場份額,傳統的酒類銷售模式難逃夕陽產業的命運。
購酒網創始人趙小偉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傳統渠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根深蒂固,電子商務想要帶來酒類營銷渠道的徹底革命很難,只有明確酒類電子商務的定位,才能很好地與傳統渠道形成錯位競爭,也才能夠獲得穩定發展。
解決了自身定位問題,酒類電子商務業者還需擺正心態,切忌急功近利,就如很多電子商務企業將創業的目標鎖定為上市一樣,也是在這樣的心態下,企業著急引進風投,不斷擴張規模。當然,上市融資然后推動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本無可厚非,但是,太多電子商務企業就是在這種急速的擴張中倒下了。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分析,2010年共監測到42起公開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領域投融資案例,其中風險投資35起,總額超過5.5億美元。另據《全國團購網站普查數據公報》,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國范圍內已有1483家團購網站在激烈的競爭中關閉、退出團購市場。
趙小偉告訴記者,做電子商務也是做生意,既然是做生意就要遵守生意法則,就得能夠賺錢,不賺錢的生意,任誰都不可能支撐多年。他還表示,購酒網上線后做的第一單生意就是盈利的。目前,購酒網基本保持了20%左右的利潤率。
或許是這一模式吸引人,在他周圍的一些傳統渠道酒商紛紛找上門來取經,也想踏進電子商務市場。當然,風投也開始尋求對購酒網進行投資,對此,趙小偉均予以婉拒,不是他不想引進風投,而是他不愿意被風投逼迫著“拔苗助長”,從而讓企業發展失去常規。
而目前,對酒類電子商務企業來說,除了人才的稀缺,還面臨物流成本的重壓。因為酒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對物流配送要求極高,目前,全國能夠進行酒水產品配送的企業不足20家。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給酒類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制約。
解決了上述問題,酒類電子商務企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就是貨源。這也是酒類電商爭奪的又一重點。酒仙網及購酒網等企業均表示,已與貴州茅臺、五糧液等主流酒企達成合作,并且也有電商表示,獲得多家白酒生產企業的定制酒資源。
對于定制酒,有業內人士表示,白酒生產企業的品牌和產品就那么多,不可能會為一家電商企業專門燒制定制酒,只可能是用現成的品牌和產品貼上定制酒的標簽,否則,它怎么可能為多家電商企業提供定制酒?
白酒作為已有5000年歷史的特殊商品,在渠道銷售方面也需要特殊對待,就像中國的酒文化一樣,博大精深,不論是傳統渠道還是電子商務渠道,都需要與消費者達成一種文化上的共鳴,才能夠吸引并且留住消費者。
目前,還極少有酒類電商與消費者進行文化上的交流與互動。
尚處于發展之初的酒類電子商務市場,雖然已經“小荷初露尖尖角”,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推薦閱讀
作為被認為最有可能率先上市的母嬰電子商務公司,北京紅孩子互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孩子)曾經以高達300%的年增長率讓業內人士眼前一亮。如今,伴隨著易主在即的新聞,紅孩子的商業模式迎來了業內的一片質疑。 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酒類電商任重道遠:銷售量不及線下十分之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17/7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