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音:作為品牌商,最關鍵的需求是什么?
黃若:輔助營銷的技巧和輔助營銷的深入挖掘還做的不夠,我只是從網上購物的角度看。剛剛百度的老總提到生活信息,因為百度60%的訴求是來自于生活的訴求和服務的交流,但是從網上銷售這方面還挖掘不夠。
申音:今天你做一個自己的網站,會不會擔心原來的客戶帶不過來?如果離開淘寶的話,會帶過來嗎?
黃若:這不符合互聯網精神,所有東西都可以共享。過來和不過來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客戶能夠找到你,你可以給客戶提供他想要的東西。
申音:因為我們看到過一個數據,你們在淘寶上創造了一個記錄,一天之內銷售五百萬。據說這是在淘寶對你們也很大力度支持的基礎上,如果在沒有對你們大力度的支持之下是怎么樣的呢?
黃若:我們也關注到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細分,一個正常的營銷軌道,生意是需要持久做的。我們并不希望一定在某一個平臺上創一個記錄。第一,消費者對某個品牌有認知度,他相信。第二,如果把流量集中在某一瞬間的話,創造一個奇跡,但是是否長久?不可能。其流量是有代價成本的,尤其互聯網注意的抓取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們現在的銷售是一個平穩,而且是在持續增長的階段,但是我們還在挖掘。
申音:大概是一個什么數量級?
黃若:杰克瓊斯一個品牌一年在淘寶上銷售,應該是8000萬到一億的量。
申音:我很想知道,自己有垂直電子商務,又有平臺想法,怎么樣平衡好聯營和自營的關系?怎么能夠讓他們在你的平臺上幸福的生活?
黃若:我作為一個平臺的提供商,在我的概念里是不存在的。為什么呢?其實做零售這么多年,供應鏈,后面一點對我來講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對我來講當當最重要的是第一,銷售;第二,轉化率、第三,IPV價值。同樣的商品有自營,也有聯營,到底是自營的IPV轉化價值高,還是銷售?看用戶更喜歡哪個。
申音:百度有啊的新戰略是什么?您能跟我們介紹一下百度有啊的新戰略嗎?
蔡虎:第一,百度是一個搜索引擎,在中國的搜索引擎和電子商務之間的關系是很奇怪的,中國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這樣的現狀。搜索引擎不是做交易的,如果我把競爭點關注在交易商,何必和百度合作的都是競爭對手。但是運營和交易不是我的特長,我的特長是知道用戶想去什么地方、想買什么。有可能去一個網店,有可能去線下的實體店,有可能去一個大的商城,這是可以通過用戶的搜索能夠找到的。同時我也知道用戶想買什么,這個買什么可能是一個商品,可能是一項服務,電子商務本質還是商務,進入到這個行業我的感受會更深一些。它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百度最擅長的是信息流的管理,我們能夠做到極致,讓別人無法超越。這三個月里面我們做的工作是減法,哪些東西是我們可以舍去的,那些東西是我們最想得到,最想關的注。所以我們的想法是很簡單的,我們要知道用戶想去什么地方、想買什么,然后把他帶到地那里。
申音:會不會帶到樂鋪天(音)里呢?
蔡虎:…大幅度減少營銷的成本。從這個概念上來說,樂天作為一個獨立的公司存在于百度之外,它是我們電子商務戰略投資的一個平臺。但是也不意味著所有的流量都會帶去樂天,如果它的用戶體驗比其他的好,我們會考慮。但是它是一個獨立的公司,獨立核算。所以我們今天的運營是一個具體的交流。
申音:危總,您以后有興趣到百度有啊平臺上嘗試嗎?
危昱:有興趣嘗試。
申音:微博提問,請您講幾點在淘寶上的重要體會是什么?對其他品牌商有什么建議嗎?
危昱:最大的體會,第一,淘寶這種通過在線聊天的購物方式是一個很特別的方式。大家通過阿里巴巴聊天產生交易,這種規模不會做大因為每一個訂單都要聊天,基本上都需要十句話才能交易。有的時候我們做一個活動,要配上七八十個人同時聊天。比如一天進來的咨詢是一萬個人,一萬人在線問你問題,一百個人不可能同時回答。這也是淘寶上很多店鋪的問題。比如,卡帕、阿迪達斯在網上做活動的時候,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互動性更強但是對于我們來說是行不來的。
第二,客戶還是很挑剔的。在線客戶對于服務、產品質量某種意義遠遠高于地面的要求。
申音:黃總,您之前是做傳統的,現在做電子商務,很多人都在說電子商務接下來的競爭比的是倉儲或者IT系統、客戶服務。這些應該是傳統零售商的強項,傳統的零售商,比如國美、蘇寧現在都已經做網上商城,美國沃爾瑪的網上商城已經快到第二名了。您覺得在面對傳統零售商的競爭時,電子商務企業有什么優勢或者跨越式發展?
黃若:我作為朋友,經常勸大家不要做,你會死的很慘。為什么呢?在一個業態的成功,意味著在另外一個業態的失敗。首先,我很歡迎來自傳統零售的行業,我不覺得它對于現在乃至將來會構成實質性的威脅。消費者在短暫的購物心理的把握,不花二三十年是根本抓不到的。
申音:80后、90后的這批人的購物心理跟傳統的有什么不一樣?
黃若:你會發現,80后、90后的人對品牌是平視的視角。那么,60后、70后看品牌沒有平視的視角。所以,80、90后的很多人對品牌是一種破壞性的,比如我們家的小孩買一款鞋,這款鞋要有自己的標志。而我們買鞋更多的是看功能性、性價比。他們這一代,再大的品牌只要不是我所喜歡的,就不會買。
申音:黃總說80、90后看品牌是平視的視角,危總有這種感覺嗎?
危昱:也有這種感覺。ONLY 、VERO MORD把它放在淘寶商城中競爭,消費者的選擇完全取決于他的個性,他也會選擇其他的牌子,也會選擇互聯網創立的歐莎等品牌。
黃若:ONLY是傳統創立的一個老品牌,對于我們來說,這是一個老品牌,值得信任。而對于90后來說,需要的是我喜歡的東西,個性的東西。
申音:蔡總,百度是信息流,通過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做很多數據挖掘等工作,百度有啊跟生活購物是密切相關的。你怎么看通過數據的挖掘,能發掘新一代購物者80后、90后的網絡購物特點?
蔡虎:電子商務的空間真的很大,一方面,從消費者來說,我自己沒有太多購物的沖動,但是我太太和周邊很多朋友,他們還真的沒有電子商務購物消費。以前物流、支付等制約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當我真正第一次嘗試了電子商務的時候,我發現里面有一個教育的問題,以前我認為電子商務太麻煩了,還得注冊,還得下載,再溝通,再砍價,太麻煩了。第二,購物習慣,很多老一代人可能沒有親身嘗試過,不知道電子商務的便利性。但是嘗試過的人都知道,其實其核心還是在于便利,并不是物流的問題、支付的問題。便利性是跟生活息息相關的,小縣城的人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可以買到全國的貨品。另外一方面,同城之間的油鹽醬醋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另外,比如線下的足底按摩店、美容店是不也需要電子商務呢?電子商務的核心是滿足人們的生活服務消費需求,而不是購物需求,而服務性的消費是和電子商務緊密相關的。
推薦閱讀
著名企業家,2011年當選央視經濟年度人物,2012年榮登胡潤少壯派富豪榜,京東商城集團創始人,現任CEO。 ■訪談 今年上半年,京東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20%,在眾人眼里,它絕對是個名副其實的“快公司”。但劉強東告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動話題 牛眼看電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20/7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