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馬云有一天不管事了,新的架構也能保證阿里巴巴穩健地應對飛速增長帶來的挑戰。昨天,在阿里巴巴宣布新“七劍”架構后,一位阿里巴巴高管告訴南都記者。
在阿里巴巴昨天宣布的架構調整中,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巴巴B2B及阿里云6大子公司,被重新調整為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7大事業群,組成CBBS市場。
七大事業群總裁直接向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匯報,子公司概念不再存在。阿里巴巴新管理模式開局。
新管理模式開局:四“首席”坐鎮
阿里巴巴CEO馬云在員工郵件中表示:“我們需要加速推進O neCom pany的目標,把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和淘寶市場體系有效地結合。”
此前,阿里巴巴在業務層面分為大淘寶(天貓、一淘、淘寶)、阿里巴巴B2B、子公司聚劃算、阿里云四大板塊。阿里巴巴B 2B向陸兆禧報告、聚劃算向邵曉鋒報告。
新的架構下,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7大事業群,組成C B B S市場,涵蓋消費者、渠道商、制造商、電商服務提供商四個部分。7個事業群的總裁分別為姜鵬、吳詠銘、張勇、張宇、吳敏芝、葉朋和王堅,全部向馬云直接匯報。
由于支付寶已經不在阿里集團之內、并且此次構架與中國雅虎等新媒體業務關聯不大,所以支付寶、中國雅虎等公司暫未列入C BBS市場集群的生態系統中。
上述高管透露,阿里巴巴的管理架構調整早在去年下旬已經開始著手進行,隨后已經從集團層面分別設立四個“首席”職位,并展開高層大輪崗制度。
“目前,阿里巴巴已經形成橫向和縱向的網格型管理架構。職能部門負責橫向的垂直業務,由首席市場官王帥、首席人力官彭蕾、首席數據官陸兆禧、首席風險官邵曉鋒負責,縱向的業務層面是7大事業群。”上述阿里高管表示,馬云從2008年之后就不太過問集團各個業務具體的事務,但四個“首席”可以幫助集團各業務線保持統一的戰略,減輕馬云的壓力。
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向記者表示,我們不指望未來馬云接班人會是另外一個天才型選手。“我們更多是通過一種創新組織方式,把CEO決策失誤風險降到最低。”
B2B私有化原因:打通兩集團業務
在業務上,阿里巴巴七大事業群的地位一致,未來將進一步打通各個事業群之間的積分、用戶等底層體系,進行深度的數據挖掘,以加強各事業部之間的協作。
從內容上看,原有各個子公司業務不變,僅僅是剛剛在今年6月20日完成私有化的阿里巴巴B2B部分,在此次架構調整中被分拆為阿里國際業務(主要負責中小企業的海外發展),以及阿里小企業業務(主要負責國內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
此外,阿里巴巴真正需要做到的是CBBS的生態系統打通。“也就是說淘寶是從購物切入,然后我們的服務平臺逐漸滲透到物流,未來逐漸滲透到上游供應鏈服務。B2B也會逐步從一個信息交互市場,逐漸向供應鏈交易的服務平臺去轉移提升。他認為,最終目標是打通從淘寶買家到B2B的生產廠家,形成全鏈條協同。
“兩個集團業務會往中間逐漸融合打通,這個過程需要兩到三年時間,這是我們啟動私有化的最主要原因,因為這兩三年時間沒有辦法給資本市場一個穩定的預期。”曾鳴表示。
采寫:南都記者 謝睿 實習生 歐靜虹
推薦閱讀
■ B2B公司拆分為國際業務和小企業業務兩個事業群 ■ 支付寶未被提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變陣:B2B一拆為二事業群取代子公司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24/77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