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卓越網的創始人,到如今敦煌網CEO,王樹彤一直鐘情于電商。很多巨變卻在這十余年內發生:中國電子商務從B2B、C2C、B2C到正在發生的C2B,愈繁華愈混沌……王樹彤則由當年的卓越總經理成為今天敦煌網創始人、CEO。
門戶、搜索、B2B,三大互聯網營銷模式在過去十年互爭雄長。搜索目前勝出,B2B已近黃昏,阿里巴巴給出的答案是“C2B+SNS”。作為阿里巴巴的直接競爭對手,王樹彤的答案則是B2B不死,B2B2.0是更繁華的“網絡絲路”。
王樹彤說,B2B1.0以阿里巴巴、環球資源、慧聰為代表,本質是網絡黃頁模式,為賣家與買家提供信息流,傳統貿易的本質沒有變;B2B2.0不再是網絡黃頁的模式,除了提供信息流之外,還提供“物流、資金流、服務流”等。
王樹彤說,B2B1.0是國際貿易的電子化,B2B2.0電子化的國際貿易。前者是做“紅娘”,后者是做“管家”。
網絡絲綢之路
王樹彤透露:與UPS、DHL合作,敦煌拿到的都是“全亞洲最低價”
對于過去的B2B1.0,王樹彤的形容是相當于“國際貿易企業實現了辦公室自動化,也即國際貿易電子化”,代表企業是阿里巴巴、慧聰、環球資源。
“黃頁模式”模式巔覆的是線下展覽會:對于大批中小企業來說,沒有機會參加廣交會或其他全球性展覽會�!包S頁模式”是一種從互聯網誕生開始已有的模式。
2004年,王樹彤準備再次創業時,這一模式已有十年之久。她直覺的認為B2B模式“需要升級”。如何升級?過去海外銷售的三板斧是“參展、打廣告、直接投資”,都需要花大錢,只有大企業才玩得起,中小企業沒能力。
敦煌網的做法不同,一是在240余個國家開拓市場,目前敦煌網上有400萬家采購商,把“把采購商源源不斷地帶到中國供應商的家門口”;二是采購媒體談廣告打包價,特別是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移動互聯網等基于新技術的效果類廣告。
通過敦煌網,中國中小制造企業可以在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媒體上做廣告。代為洽談媒體外,敦煌網還為供貨提供SEM、SEO等技術支持,提高效果。
2010年,敦煌網推出了移動電子商務平臺,王樹彤說這是一個“新方向”:目前敦煌網有15%的流量通過移動平臺獲得,敦煌網去年交易額為80億元,以此計,通過敦煌網移動電子商務平臺完成的訂單超過13億元。
三是除了線上拓展客戶外,還通過線下發展合作伙伴,如物流。王樹彤透露,在巴西、俄羅斯、印度都與當地最大的物流公司合作,這些物流公司有遍布全國的幾千家合作伙伴,同時與當地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數據打通做平臺對接。
任何一家中小企業都沒有能力與上述物流公司、電商公司合作,王樹彤說:當以敦煌網一年88億元的交易額與這些物流公司談判時,不僅可以合作,而且合作條件最優惠。王樹彤透露:與UPS、DHL合作,敦煌拿到的都是“全亞洲最低價”。
四是提供技術支持。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建一個網站,建CRM(客戶關管理)、ERP都相當困難,由敦煌網幫助建設,使用戶按著“敦煌標準”上傳商品,選擇物流供應商,選擇支付服務(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
王樹彤說:通過敦煌平臺,買賣雙方通過“追蹤號”可適時查閱貨物情況:是正在裝船、在海運途中、正在卸載、已經到買方倉庫,或是已經通過驗貨。
王樹彤說通過這幾方面的支持實現了“電子化的國際貿易”。這也是敦煌網快速成長的秘密:2005年敦煌網平臺上線,第一個單子來自美國,價值6.41美元;2011年敦煌網在線交易總額,達80億元人民幣,已連續數年保持3倍以上的增速。
B2B2.0
“每家公司擁有的資源不同,因此所走的道路也不同。”
敦煌網與阿里巴巴有所不同,這從一開始避免了與馬云的正面競爭。
首先是商業模式的不同,阿里巴巴是產品模式,無論誠信通會員,中國供應商,高級供應商,還是速賣通,都是按年付費。其中誠信通普及版1688/年,標準版3688/年,標準中國供應商價格為4萬元/年,高級中國供應商為6萬元/年。
敦煌網的商業模式為傭金模式,按交易額的2.5%進行分成。以此傭金比率,敦煌網年營收為2.2億元。王樹彤說:實際營收“應高于”此數額:傭金之外還有平臺增值收入,比如數據、工具、廣告的服務收入。
王樹彤認為兩者區別在于產品模式是營銷驅動,傭金模式則是績效激勵。
另一大區別是,阿里巴巴專注于滿足供應商、采購商之間的“信息流”需要,敦煌網則一開始就滿足“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服務流、技術”等諸多方面的需求。
B2B發展第一階段,一邊是海量中國供應商,一邊是海量海外采商,“meet”是第一需求。第二階段,特別是2008年之后,全程外貿服務的能力更被商家看重。
在第一階段,阿里巴巴獲得更快的增長機會。阿里巴巴提供的數據顯示:外貿平臺上擁有2700萬注冊用戶,98%為免費用戶,50%以上是境外注冊用戶,平均每天會有來自全球各地的數百萬買家到此尋找供應商。Alibaba.com.cn的注冊用戶更多,有5000萬以上,其中98%是免費用戶。
敦煌網“遍布240余個國家、400萬采購商”與阿里相比,尚有很大距離。
對于王樹彤來說,威脅在于馬云的阿里集團的模式正在向“電子化國際貿易”以及“打造全程外貿服務的能力”的方向發展。早在2007年,阿里巴巴上市前夕,馬云提出了從“meet at alibaba”向“work at alibaba”轉型。
更大的動作是今年,阿里巴巴B2B業務私有化,馬云重組資產上市,此前記者獲得一個重組方案是“阿里巴巴中、英文網站,速賣通+淘寶集市+萬網+一達通”打包上市,新上市公司的核心使命正是“work at alibaba”。
王樹彤認為,隨著電子商務向縱深方向發展,B2B將重新綻放。不論是阿里巴巴,還是敦煌網,王樹彤說:每家公司擁有的資源不同,因此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對于孰優孰劣,王樹彤未做任何評價。
M2C還是C2B
為制造商提供進入渠道的機會
對于王樹彤來說,競爭對手不止阿里巴巴,還有谷歌與FaceBook。
王樹彤透露說,谷歌正大規模的從易貝挖人,成立電子商務團隊;與此同時,FaceBook也在嘗試電子商務,但“大家只看到了方向,卻都沒有看到方法”。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7月27日,主題為“千萬現金感恩回>>>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紅娘到管家:敦煌網B2B的自我救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30/78332.html